一种多道多层激光熔覆层尺寸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4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010773576.7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分明涉及一种多道多层激光熔覆层尺寸预测方法,属于激光熔覆层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包含五个步骤:1:设计单道单层激光熔覆正交实验,得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度对单道熔覆层熔高、熔宽影响关系数据;2:使用分析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函数关系;3:以二次代数方程进行拟合单道单层熔覆层形貌,得到截面轮廓曲线;4:用二次代数方程模拟多道熔覆层平面搭接截面轮廓曲线,实现不同搭接率情况下,对熔覆层宽度预测;5:用二次代数方程模拟双层熔覆层横截面轮廓,构建积分等式,建立多道多层熔覆层高度与工艺参数之间函数模型,实现对熔覆层形貌预测。可在工艺设计阶段对熔覆层尺寸设计提供指导,得到表面形貌质量高的熔覆涂层。

    一种选区激光熔化TC4过程多维能量密度区域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4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2239.7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选区激光熔化TC4过程多维能量密度区域划分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所述能量密度是指通过对选区激光熔化主要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厚度)进行调节,得到线能量密度、面能量密度、体能量密度分区为:未完全熔化区、低能量密度球化区、顺利成形区、高能量密度区、过熔区,此划分方法可以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或实验的目的快速准确找到相应实验参数和能量密度区间,需要高质量成形件时直接选择顺利成形区域内的参数组合,在对球化、裂纹、未熔粉末等缺陷研究时选择低能量密度球化区,在对球化、飞溅、气孔、应力裂纹等缺陷研究时选择高能量密度区,而未完全熔化区和过熔区基本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涡轮叶冠耐磨层的激光预热与激光沉积的同步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32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32306.3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冠耐磨层的激光预热与激光沉积的同步方法与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其中,涡轮叶冠耐磨层的激光预热与激光沉积的同步方法包括通过预处理步骤、扫描路径规划步骤、参数确定步骤、同步步骤、沉积步骤和控制步骤,使涡轮叶冠工件的激光预热与激光沉积同步进行,同时保证了在工件表面沉积阶段,涡轮叶冠工件的预热温度处于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内,且保证了在耐磨层待沉积表面沉积阶段,耐磨层待沉积表面的预热温度处于第二目标预热温度值范围内,实现了涡轮叶冠工件与耐磨层待沉积表面的同步预热,且随着沉积加工的继续,能始终保持目标预热温度,进而有效防止涡轮叶冠耐磨层的开裂。

    一种激光清洗与焊接组合加工的一体化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23238.3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清洗与焊接组合加工的一体化设备和方法,设备的底座上固定连接固定座台,固定座台的外壁上设置有滑道,滑道上滑动连接大悬臂,大悬臂上固定连接上液压伸缩杆和下液压伸缩杆,上液压伸缩杆和下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销轴连接小悬臂,小悬臂上固定连接焊臂,焊臂下方固定连接焊枪;底座上固定连接焊接工作台;底座和固定座台内轴承连接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上方固定连接固定悬臂,固定悬臂下方固定连接激光器,固定悬臂内部设置有激光发射装置和调距装置,中心转轴下方连接清洗工作台。本发明解决工件表面清洗后由于耗费加工时间导致再次氧化的问题。

    基于对称高频振动增材复合制造应力在线消减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22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047291.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残余应力消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对称高频振动的大型薄壁件增材复合制造应力在线消减方法与装置。具体步骤为:对基体进行扫频振动,获得基体的固有频率;设置上端和下端振动装置的工艺参数;增材制造开始后首先使用下端高频振动装置对基体部分进行振动时效;随着工件高度的增加,当高度达到预定高度(上端振动装置能够夹紧工件)时,开启上端高频振动装置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本发明通过在基体与增材制造工件连接处设置四个高频振动振源,以达到振动叠加的效果,提高高频振动的振幅,增大能量输入,进而调控残余应力消减效果应力消减效果,从而实现大型薄壁件复合增材制造应力的在线消减。

    一种多道多层激光熔覆层尺寸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4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773576.7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分明涉及一种多道多层激光熔覆层尺寸预测方法,属于激光熔覆层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包含五个步骤:1:设计单道单层激光熔覆正交实验,得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度对单道熔覆层熔高、熔宽影响关系数据;2:使用分析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函数关系;3:以二次代数方程进行拟合单道单层熔覆层形貌,得到截面轮廓曲线;4:用二次代数方程模拟多道熔覆层平面搭接截面轮廓曲线,实现不同搭接率情况下,对熔覆层宽度预测;5:用二次代数方程模拟双层熔覆层横截面轮廓,构建积分等式,建立多道多层熔覆层高度与工艺参数之间函数模型,实现对熔覆层形貌预测。可在工艺设计阶段对熔覆层尺寸设计提供指导,得到表面形貌质量高的熔覆涂层。

    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制备10%WC/CuSn10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2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9525.6

    申请日:2025-0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制备10%WC/CuSn10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0%WC/CuSn10合金复合材料试件的制备以及对成形试件进行热处理两部分。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制备10%WC/CuSn10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方法,通过添加第二相颗粒的方式提升CuSn10的各项性能,并通过热处理方式解决在选择性激光熔化制得10%WC/CuSn10合金的过程中,在复合材料内部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既可以提升材料的各项性能,又可以通过热处理,减小零部件表面参与应力,提高试件抗变形能力,抑制零部件裂纹的萌生、扩展、开裂。

    一种激光熔覆稀土氧化物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7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1013.5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激光熔覆稀土氧化物高熵合金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稀土氧化物/高熵合金复合涂层中,高熵合金FeCoNiCrMn按等原子比混合,稀土氧化物为Sm2O3,高熵合金涂层中Sm2O3含量为2%。对合金试样分别进行500℃、700℃和900℃热处理。主要通过降低涂层内部元素偏析程度,最终使得其组织更为均匀,高熵合金复合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力学性能得到加强。其中热处理温度为500℃时,复合涂层硬度最大,相比于未进行热处理的复合涂层提高最为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热处理温度为500℃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到达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涂层的残余应力值逐渐降低。

    基于视觉识别的船壳激光清洗在位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347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110021250.3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船壳激光清洗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步骤为,采集激光清洗后船壳的表面图像;计算机图像处理装置对采集的表面图像,依次进行表面图像去光照处理、表面图像拼接处理、表面图像融合处理、表面图像的分量均衡化处理、表面图像的颜色提取、表面图像的干扰点去除以及污染物的占比计算,最终得到处理后的表面图像;将处理后的表面图像与清洁度标准比对。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提升了激光清洗视觉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处理速度快。

    一种激光熔覆镍基高温合金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7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97345.6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熔覆镍基高温合金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响应面法‑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设计实验并开展单道熔覆实验,测量实验方案中各组工艺参数组合下熔覆层的熔宽、熔高和熔深,并计算宽高比和稀释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建立熔覆层宽高比和稀释率二阶响应曲面模型;步骤S2:基于建立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以宽高比最大,稀释率最小为约束条件,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步骤S3:S2获得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多道熔覆镍基高温合金实验,以搭接率作为待优化参数,以表面平整度作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的搭接率。本发明计算过程简单,准确性高,以该工艺方法获得的镍基高温合金熔覆层表面光滑、连续、平整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