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FRP-钢组合弦杆桁架及其组装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00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999373.4

    申请日:2021-08-29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FRP‑钢组合弦杆桁架及其组装实施方法,包括沿钢管长度方向附着BFRP的上弦杆(管),所述沿钢管长度方向附着BFRP上弦杆(管),是BFRP经高温处理抽取纤维直接附着于钢管之上的组合管;垂直钢管长度方向缠绕BFRP的下弦杆(管),管端内部有正旋扣螺纹;所述垂直钢管长度方向缠绕BFRP的下弦杆(管),是钢管外部沿管径浸渍环氧树脂材料缠绕BFRP的上弦及侧竖向管,管端内部有正旋扣螺纹;节点三接头连接件,所述节点三接头连接件为不锈钢制三头螺栓;节点双接头连接件,所述节点双接头连接件为不锈钢制双头螺栓;弦杆套箍螺栓连接件,所述弦杆套箍螺栓连接件为携带螺栓接头的不锈钢套管。本发明具有耐久性强、承载力高、耐高温等优越性能。

    一种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34980.2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囊芯的制备、包衣液配制、喷雾包衣、干燥、破碎和现场浇灌。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聚乳酸、乙醇和丙酮制成包衣材料,由于聚乳酸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故该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材料环保性能更佳;在囊芯中加入六铝酸钙,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强自修复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囊芯中加入表面生长有硅酸钙纳米颗粒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由于纳米硅酸钙能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晶核作用,进而促进自修复材料水化产物硅酸钙的生成、生长,故有利于提升自修复材料的密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砂石分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12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38889.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钻孔灌注桩技术领域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砂石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箱,分离箱内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管,第一管的一端贯穿分离箱顶部,第一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滤腔连通;第一管上设有第一滤件;第二滤腔内侧壁沿其周向铰接有若干滤板。利用旋流带动泥浆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滤板对泥浆过滤;并通过滤板的偏移角度,推动推动件和第一腔或第二腔处的封堵组件打开,第一腔或第二腔处的封堵组件打开时,可分别将泥浆和微细泥颗粒排出;推动推动件时,推动件首先收缩其次回弹,回弹时给滤板施加瞬时推动力,使得滤板左右摆动,对滤板进行震荡,减少滤板上附着的微细泥颗粒,便于分离过程有效进行。

    一种结构用自修复水泥基建筑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826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06034.9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结构用自修复水泥基建筑构件。外箍筋和内箍筋双层箍筋通过贯穿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形成立体结构骨架,并以内箍筋为界分为外柱和芯柱,外柱设有包含由水泥组成的混凝土作为保护层,在芯柱内部设有混凝土和修复剂微胶囊的混合物。所述修复剂微胶囊是由微胶囊化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构成。所述外箍筋和内箍筋是两个光圆钢筋焊接成一定尺寸的钢筋箍。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横截面为“X”型或“十”字型。本发明采用混凝土中添加修复剂微胶囊,构件一旦出现伤痕造成裂缝和损伤产生应变时,自修复剂微胶囊破裂,修复物质自发的对裂缝进行修复。适宜作为一种结构用自修复水泥基建筑构件应用。

    一种耐火钢结构承重柱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602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5127.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沈阳大学

    Inventor: 王柳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32 E04B1/76 E04B1/94 G08B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耐火钢结构承重柱。在圆柱形或矩形截面以及异形的钢结构柱的外侧涂有六方氮化硼涂层,形成导热涂层,在六方氮化硼涂层外部设置有无机保温体,在无机保温体外部缠绕包裹套装有多壁碳纳米管,在多壁碳纳米管缠绕包裹的钢结构柱顶部一侧装有火警感温器;在所述的火警感温器内装有芯片,温度探测器与芯片电路连接,在芯片上引出电路分别与声光报警器和火警信号发射器连接。本发明钢结构柱能够保温与防火。适宜作为钢结构建筑的钢结构承重柱应用。

    基于光催化和无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连续降解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13445.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和无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连续降解设备,包含:设备主体、催化降解模块、一对收卷模块、送料带与限位支架;催化降解模块设置在设备主体的缸体的内部,用于催化降解处理缸体内腔中存储的抗生素废水;一对收卷模块固定设置在缸体上,缸体位于一对收卷模块之间;送料带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收卷模块相连,送料带的中段位于缸体的内腔中,用于携带第一催化剂;限位支架固定设置在缸体上,限位支架与送料带相连,用于对送料带的中段进行限位。本发明通过增设一对收卷模块与送料带,利用送料带向缸体内定量投放第一催化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无光条件下处理抗生素污水时存在的运行能耗高的缺陷。

    一种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01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49195.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设备,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包括筛选机构和投料罩板,所述投料罩板固定安置在所述筛选机构的顶端进料口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置在所述筛选机构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筛选机构相连接,用于提供筛选动力;混凝土搅拌机构,所述混凝土搅拌机构相邻于所述筛选机构布置,所述筛选机构与所述混凝土搅拌结构相连通;负压除尘干燥机构,所述负压除尘干燥机构安置在所述筛选机构和所述混凝土搅拌机构之间;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从原料筛选、混凝土搅拌到成型的连续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种多孔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70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10191.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装置,涉及纳米零价铁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多孔纳米零价铁在生产时,常会由于产出的瑕疵品较多,且装置容易由于晃动导致内部衬板出现缝隙进而导致纳米零价铁进入浪费的情况,且内衬板在被磨损后难以进行更换维护,从而导致其难以进行后续与其余材料的复合加工问题。一种多孔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衬板机构。本发明通过通过两个分隔板将筒体的内部分为三个部分,使零价铁被分隔板阻挡,直到零价铁通过固态反应而变成纳米级颗粒大小的零价铁,使未达到要求的零价铁残留在筒体的内部继续研磨,减少瑕疵品的产出。

    一种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034980.2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沈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囊芯的制备、包衣液配制、喷雾包衣、干燥、破碎和现场浇灌。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内置微胶囊的自修复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聚乳酸、乙醇和丙酮制成包衣材料,由于聚乳酸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故该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材料环保性能更佳;在囊芯中加入六铝酸钙,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强自修复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囊芯中加入表面生长有硅酸钙纳米颗粒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由于纳米硅酸钙能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晶核作用,进而促进自修复材料水化产物硅酸钙的生成、生长,故有利于提升自修复材料的密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