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73877.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XGA1016及其分离和筛选和应用,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77,其分离和筛选方法包括:选择江西本地虫害较为严重的自然林地,采集被白僵菌感染致死的僵虫,进行分离与鉴定,挑取生长迅速、粗壮有力、浓密整齐且产孢量大于1200亿个孢子/g、孢子萌发率在95%以上的菌丝,获得优良菌菌株XGA1016;白僵菌XGA1016的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斜面菌种培养、二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级固体扩大培养和干燥、粉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分离和筛选获得了高毒力、适应性强的江西本土自然生长的优良白僵菌菌株XGA1016,有利于提高白僵菌野外适应能力和长效杀虫效果,有助于枳壳虫害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573877.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XGA1016及其分离和筛选和应用,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77,其分离和筛选方法包括:选择江西本地虫害较为严重的自然林地,采集被白僵菌感染致死的僵虫,进行分离与鉴定,挑取生长迅速、粗壮有力、浓密整齐且产孢量大于1200亿个孢子/g、孢子萌发率在95%以上的菌丝,获得优良菌菌株XGA1016;白僵菌XGA1016的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斜面菌种培养、二级液体扩大培养、三级固体扩大培养和干燥、粉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分离和筛选获得了高毒力、适应性强的江西本土自然生长的优良白僵菌菌株XGA1016,有利于提高白僵菌野外适应能力和长效杀虫效果,有助于枳壳虫害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61452.7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可燃物的指标检测及载量计算方法,涉及可燃物载量测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样地并收集样品,然后根据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和林分单位材积;S2:收集已有调查资料,完成数据整理,获取树种生物量根茎比参数R;S3:采用“森林蓄积量‑生物量扩展方程”计算小班的样品生物量,见公式(1):B=aV+b(1)式中,S3:根据公式(1)计算出的样品生物量B与树种生物量根茎比参数R计算地上生物量,即得到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P,计算公式:P=B/(1+R)。该发明通过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生物量扩展方程”与“生物量根茎比”即可计算出森林可燃物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92152.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G13/00 , A01K67/033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土区茶梢蛾的综合防治方法。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红土区茶梢蛾虫害的发病规律,总结出一种红土区茶梢蛾的综合防治方法,通过园林技术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手段,多方面、全方位的对害虫进行捕杀消灭,有效降低了茶梢蛾的发病率,减少了病害损失,降低了虫害发生率,为今后红土区苗木栽培中茶梢蛾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20994803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507715.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竹子种植用切割机,针对现有的竹子种植用切割机在使用时,无法在切割完成后将切割后的竹子自动推离工作台并进行收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且四个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壳体内设有推动机构,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切割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在切割完成后将切割后的竹子自动推离工作台并进行收集,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20777091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428726.2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采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蜜蜂的装置,包括,内胆机构;外套筒机构,包括外套筒身件,位于所述外套筒身件上的滑块件;所述内胆机构包括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蜜蜂采集舱,所述内胆本体的中间还开设有气体流通孔;其中,所述内胆机构滑动卡嵌于外套筒身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将蜜蜂从右向左依次放入蜜蜂采集舱内,在放入单个蜜蜂后,快速按压内胆机构可其在外套筒身件内滑动,从而使得蜜蜂被外套筒身件阻挡在蜜蜂采集舱的内侧;当采样完成后,将内胆机构整体没入外套筒身件的内部,将滑块件推动卡嵌于外套筒身件上,待滑块件全部推入外套筒身件上后,内胆机构反向移动从而对滑块件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2167076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411170.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阻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鞘翅目昆虫飞行阻隔器,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对设备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十”字状的挡板,所述透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的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下方设置有便于收集鞘翅目昆虫的收集机构。撞击在隔板上的鞘翅目昆虫会落在收集上并经过收集管和进虫口落入到收集瓶的内部,然后经过过滤网落到收集瓶的内底部,可以完成对鞘翅目昆虫的阻隔收集,同时通过锥形斗可以将雨水排到锥形的过滤网上,通过过滤网可以将雨水从排水口排到收集瓶的外部,可以避免水进入到收集瓶的内部,保证了收集瓶可以对鞘翅目昆虫进行正常的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21922874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340457.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牛饲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茶蓝翅天牛饲养观察装置,包括饲养盒本体;饲养盒本体内设有上下分隔布置的饲养空间和收集空间,饲养盒本体上端设有盒盖,盒盖下表面设有间隔布置的隔板;盒盖对应相邻两隔板之间设有饲养口;收集空间和饲养空间之间设有镂空布置的隔离网,收集空间对应隔离网下方设有清理辊刷,本实用新型在饲养盒本体内设有用于饲养天牛幼虫的饲养空间,饲养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等通过收集空间进行收集;还能够避免天牛饲养过程中相互撕咬,通过滑动清理辊刷的方式进行快速有效清理饲养空间,有利于提高饲养区域的环境,提高天牛饲养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117391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633036.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菌培养观察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真菌培养观察箱,针对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真菌样品的高度进行调节,不便于对观察窗内的玻璃进行清理,且不便于对放大镜的高度和角度进行全方位调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转动安装有门轴,且门轴上固定安装有门,所述门上固定安装有把手,且箱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之间安装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真菌样品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观察窗内的玻璃进行清理,且便于对放大镜的高度和角度进行全方位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2077171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442440.X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茶籽干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茶籽干燥设备,包括,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罐组件,位于所述搅拌罐组件内部的搅拌组件;下料机构,包括卡嵌于所述搅拌罐组件底部的下料板组件,位于所述下料板组件外侧的一组导向组件;鼓风加热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搅拌罐组件一侧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组件内部的电热网;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风机组件和电热网工作,使得被加热的空气通入搅拌罐组件的内部,通过搅拌组件对搅拌罐组件内部的油茶籽进行搅拌,从而使得油茶籽得到充分的干燥,待干燥完毕,拉动下料板组件可使得干燥的油茶籽快速排出,松开下料板组件后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下料板组件快速复位挡住搅拌罐组件的底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