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646206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249484.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R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双刀头音配卡接刀,包括上盖、底壳、设置在上盖上的2个拨钮开关、设置在上盖与底壳间的第一刀头组件和第二刀头组件、与上盖和底壳相连接的辅刀组件;第一刀头组件包括双接点卡接刀刀头;第二刀头组件包括科隆卡接刀刀头;双接点卡接刀刀头和科隆卡接刀刀头伸出于上盖和底壳之外;辅刀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2个滑块、设置在壳体内且受滑块驱动伸出和收回的勾线刀和螺丝刀。本实用新型将科隆卡接刀刀头与双接点卡接刀刀头集于一身,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配有辅助刀具,功能全面,能有效提高音配卡接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258011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26002.7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头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接口板、连接端子和固定夹;基座为由底板、竖板和上折弯板垂直相接组成的一体件,上折弯板上设有限位槽;接口板为由第二底板、第二竖板和第二上折弯板垂直相接组成的一体件;连接端子固定设置在接口板上;接口板与基座固定连接;接口板设置在基座的底板的中部靠前的部位上;固定夹包括第三底板、第一弹性夹板、第二弹性夹板、紧固螺栓和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且实用性强;其使用时可由单人方便地完成电缆头焊接工作,节省人力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524644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29055.2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同轴电缆头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接口板、连接端子和固定夹;基座为由底板、竖板和上折弯板垂直相接组成的一体件,上折弯板上设有限位槽;接口板为由第二底板、第二竖板和第二上折弯板垂直相接组成的一体件;连接端子固定设置在接口板上;接口板与基座固定连接;接口板设置在基座的底板的中部靠前的部位上;固定夹包括第三底板、第一弹性夹板、第二弹性夹板、紧固螺栓和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且实用性强;其使用时可由单人方便地完成电缆头焊接工作,节省人力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2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493516.5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Inventor: 郭璐阳 , 刘焕令 , 何森 , 程琦 , 楚凯楠 , 王延梅 , 王晓婷 , 戈杰 , 唐亮 , 王帅 , 胡敬明 , 关鹏 , 崔师信 , 倪伯涛 , 付景 , 孙慕军 , 郭倩 , 冯哲 , 顾燕春 , 吴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727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底板、固定于底板的一排风扇、一导风罩及一电路板,该转动罩及两延伸部形成的该导风罩的进风口朝向并邻近这些风扇,该电路板装设有收容于该导风罩的若干电子元件及位于该导风罩的后侧的立卡,该立卡装设有高出该基体的扩充卡,该导风罩包括一基体、一转动罩及一定位件,该基体包括一框体及两延伸部,该框体包括一顶板及自该顶板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板,该转动罩包括一顶盖及自该顶盖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两抵接该两延伸部的内侧的侧盖,该转动罩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框体。该电子装置可根据电路板的立卡上的扩充卡的散热需求将转动罩转动以使扩充卡获得适当的风流,风扇的风流的分配较为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99585.7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 H02J2003/001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扰动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模块、采样模块、扰动模型运算模块、扰动信号生成模块和执行模块;扰动模型运算模块分别与输入模块和采样模块连接,扰动信号生成模块与扰动模型运算模块连接,执行模块与扰动信号生成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扰动控制系统,可通过输入模块对电压扰动模拟形态进行设置,并可根据待测电网当前电压状态对预设的电压扰动模拟形式进行调整,从而可使得调整后的电压扰动目标模型更加贴合待测电网的状态,使得电压扰动的模拟更加精确并理想化。本发明可模拟单相、两相及三相电压暂升和暂降,且电压暂升和暂降的持续时间、深度、起止相位和类型均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644717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5230.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50/06 , G07F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限电方法和智能电表,其中的智能限电方法包括:智能电表接收来自控制中心的限电指令消息;当接收到来自控制中心的限电指令消息之后,所述智能电表获取对应于所述限电指令消息的目标限电功率;所述智能电表向用电线路上的智能电器分发运行状态调整指令,以按照由用户预先选取的限电方案调整用电线路上的智能电器的运行状态,使得实际供电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限电功率;其中,所述智能电器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执行来自所述智能电表的运行状态调整指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代替停电来应对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短缺问题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566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010591315.X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Inventor: 陈岩 , 王泽艮 , 付东利 , 程西浩 , 张慧 , 李琼 , 程琦 , 潘强 , 杨宣然 , 鲍志远 , 邓承国 , 李秀霞 , 吴磊 , 李琪 , 洪迪 , 赵迪 , 齐力鹤 , 李佳 , 李璐 , 李安民
IPC: G06F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87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挡风板,该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二侧壁之间形成供功能模组通过的通道,第二侧壁上固定有弹片,弹片上朝向通道凸伸出按键及卡块,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供按键和卡块通过的按键槽及定位口,挡风板的固定端弹性连接在第一侧壁上,并可借助弹力绕第一侧壁转动,使挡风板的自由端到达第二侧壁以将通道隔断,挡风板的自由端上形成定位块,该定位块抵靠在第二侧壁的定位口内,弹片的按键凸伸至按键槽内,且弹片的卡块凸伸至定位口内卡持定位块。本发明电子装置通过设置弹片,使弹片的卡块卡持挡风板的自由端,可避免挡风板晃动产生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7705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18300.7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待进入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开启变电站进门,根据待进入人员的信息确定各屏柜柜门开/关权限;根据各屏柜柜门开/关权限开启或者关闭屏柜柜门。本发明根据待进入人员的身份开启变电站进门后,还会确定待进入人员的各屏柜柜门开/关权限,根据各屏柜柜门开/关权限开启或者关闭屏柜柜门,不仅实现屏柜柜门的动态控制,防止对变电站内的二次屏柜柜门等随意开启造成的隐患,同时可以保证不同的待进入人员可以开启的屏柜柜门不同,防止变电站内的二次屏柜柜门误开启造成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64475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4748.4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50/1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业管理系统的调控方法,属于物业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楼宇的内部环境数据;获取楼宇各交换口的交换数据;获取楼宇的外部环境数据;获取楼宇的空调运行数据;获取楼宇的电力数据,以及,楼宇在电网侧的电力分配数据;获取楼宇的人员数据;根据内部环境数据、交换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空调运行数据、电力数据、电力分配数据、人员数据,确定调控方案。本发明根据内部环境数据、交换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空调运行数据、电力数据、电力分配数据、人员数据,确定调控方案,提高物业管理系统的可行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证电力的平稳运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