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强弱电槽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922951.7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装配式强弱电槽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导管支撑组件,每组导管支撑组件由底座、管卡支架、压紧支架构成;相邻层管卡支架的半圆凹槽位置对应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底座顶部与最底层管卡支架底部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压紧支架的底部与最顶层管卡支架顶部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本发明采用装配式槽道,线缆导管敷设于槽道(圆孔)内,满足维护、检修、包封、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工程质量高,施工进度快,效益显著。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本发明的槽道可广泛地应用于桥梁、管廊等场所的强弱电配管及线缆敷设。

    一种空间曲面网格结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564056.6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曲面网格结构制作方法,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定位装置;S2:建立空间曲面网格结构的三维模型;S3:将三维模型划分为多个安装单元;S4:选定其中一个安装单元,并依据该安装单元,进行三维定位和组装,完成安装单元的组装;S5:重复步骤S4,直至完成所有安装单元的组装;S6:将所有安装单元转运到现场进行安装,相邻的安装单元之间焊接连接构件,完成空间曲面网格结构的装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定位耗时、耗力,定位不准确,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预找平的塔基基础及其找平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3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590667.1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找平的塔基基础,包括:钢筋笼;多个支撑钢筋,间隔安装在钢筋笼上,且支撑钢筋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固定模,装配于钢筋笼上方,且固定模的下表面与支撑钢筋的上表面接触;多根调节螺栓,间隔安装在钢筋笼上;多块找平钢板,间隔设置在调节螺栓的顶部,且找平钢板位于固定模下方,找平钢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多根地脚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找平钢板和固定模;混凝土层,浇注在钢筋笼上,且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找平钢板的上表面齐平。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支撑面的找平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基后续找平繁琐,影响支撑面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预找平的塔基基础及其找平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3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90667.1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找平的塔基基础,包括:钢筋笼;多个支撑钢筋,间隔安装在钢筋笼上,且支撑钢筋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固定模,装配于钢筋笼上方,且固定模的下表面与支撑钢筋的上表面接触;多根调节螺栓,间隔安装在钢筋笼上;多块找平钢板,间隔设置在调节螺栓的顶部,且找平钢板位于固定模下方,找平钢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多根地脚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找平钢板和固定模;混凝土层,浇注在钢筋笼上,且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找平钢板的上表面齐平。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支撑面的找平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基后续找平繁琐,影响支撑面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

    公开(公告)号:CN110747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97282.0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包括放大基础,放大基础上设有斜面挡土墙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表面的生态面层;所述生态面层内嵌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穿过斜面挡土墙;所述生态面层上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设有种植土。通过本发明,能在生态面层上种植植物极大的美化了斜面挡土墙表面。生态面层通过自嵌绿植模块拼装而成,在本身自重及斜面挡土墙的支撑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土工格栅仅起辅助作用,减少对土工格栅施加工的应力,减少土工格栅的返工机率。

    装配式强弱电槽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22951.7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装配式强弱电槽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导管支撑组件,每组导管支撑组件由底座、管卡支架、压紧支架构成;相邻层管卡支架的半圆凹槽位置对应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底座顶部与最底层管卡支架底部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压紧支架的底部与最顶层管卡支架顶部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圆孔。本发明采用装配式槽道,线缆导管敷设于槽道(圆孔)内,满足维护、检修、包封、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工程质量高,施工进度快,效益显著。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本发明的槽道可广泛地应用于桥梁、管廊等场所的强弱电配管及线缆敷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