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73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56862.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空气处理器及生产线,碳纤维原丝空气处理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空气入口和贯通所述本体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空气入口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端,并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轴线形成设定的夹角。碳纤维原丝空气处理器能将碳纤维原丝丝束打散成蓬松的碳纤维原丝单丝,使碳纤维原丝单丝能与蒸汽充分接触,提高了碳纤维原丝单丝牵伸后性能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7060.8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1F9/22 , D01F6/38 , C08F220/44 , C08F218/08 , C08F220/46 , C08F220/14 , C08F228/02 , C08F220/48 , C08F222/02 , C08F220/56 , C08F2/38 , D01D4/02 , D01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700级湿法大丝束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加入链转移剂的加入,有效减少反应过程中大分子链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原液的可加工性能。同时对各个阶段的产品(例如纺丝原液、原丝和碳纤维)的性能指标进行限定,使得产品的均一性更佳,同时纺丝原液的旋转粘度的降低,可有效降低湿纺纺丝喷丝板压力,在纺丝过程中有效提高纺丝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申请限定了喷丝板的孔数和孔径,可以获得强度≥4900MPa,模量≥255GPa,线密度≥2800g/km的T700级50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了国内50K大丝束的产品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9595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04321.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G7/07
Abstract: 一种含氰化氢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直接燃烧系统,催化燃烧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直接燃烧系统包括阻火器A,VAR燃烧器,助燃风机和引风机A,所述催化燃烧系统包括初过滤器,阻火器B,RCO燃烧器和引风机B,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换热器B,所述换热器B连接烟囱。其中直接燃烧系统用于处理碳化阶段产生的高浓度、高热值、高杂质含量废气,催化燃烧系统用于处理氧化阶段及其他工序产生的低浓度、低热值、大排量的废气。该系统可用于处理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含氰化氢废气,对废气进行分类处理,改善了废气处理效果,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同时有效利用废弃热量,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16708.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46 , C08F222/02 , C08F220/14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腈连续聚合凝胶抑制方法,对丙烯腈连续聚合所用聚合釜及其连接部件进行表面衬塑处理,使聚合釜及其连接部件表面形成塑料材质;所述聚合釜及其连接部件表面衬塑处理方法为涂覆低表面能的高分子材料,所述低表面能的高分子材料为改性聚四氟乙烯,所述改性聚四氟乙烯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或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本发明通过聚合釜材质的改变,与不锈钢材质和陶瓷材质相比,实现了连续聚合过程聚合液凝胶的有效抑制,极大的延长了丙烯腈连续聚合的聚合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聚合液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227060.8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1F9/22 , D01F6/38 , C08F220/44 , C08F218/08 , C08F220/46 , C08F220/14 , C08F228/02 , C08F220/48 , C08F222/02 , C08F220/56 , C08F2/38 , D01D4/02 , D01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700级湿法大丝束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加入链转移剂的加入,有效减少反应过程中大分子链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原液的可加工性能。同时对各个阶段的产品(例如纺丝原液、原丝和碳纤维)的性能指标进行限定,使得产品的均一性更佳,同时纺丝原液的旋转粘度的降低,可有效降低湿纺纺丝喷丝板压力,在纺丝过程中有效提高纺丝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申请限定了喷丝板的孔数和孔径,可以获得强度≥4900MPa,模量≥255GPa,线密度≥2800g/km的T700级50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了国内50K大丝束的产品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92578.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02 , G01N23/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将固化后的预氧丝进行包埋并固化,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修整固化好的包埋块得到表面平整的测试端面;将测试端面喷金,然后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对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本发明可直接定量的表征预氧丝各主要元素(特别是氧元素)含量沿纤维径向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预氧丝皮芯结构产生的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66764.5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改性POSS纳米粒子的水性PAN原丝油剂,包括改性硅油、改性POSS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消泡剂、抗静电剂和去离子水,其中改性硅油的质量分数为15%~40%,改性POSS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0.1%~2.0%,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3%~15%,润滑剂的质量分数为0.1%~2.0%,消泡剂的质量分数为0.01%~0.5%,抗静电剂的质量分数为0.01%~0.5%,去离子水的质量分数为40%~80%。在原丝生产过程中,加入含改性POSS纳米粒子的水性PAN原丝油剂,能够大幅度提升原丝的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集束性,以及更好的原丝强度和碳纤维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4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908139.4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和方法,包括电机控制箱、摩擦辊控制箱和负荷相等的一对张力夹,所述电机控制箱内部放置有电机,所述摩擦辊控制箱上设有可电磁加热的摩擦辊,所述摩擦辊通过传动杆和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驱动所摩擦辊进行转动,碳纤维悬挂在所述摩擦辊上,所述张力夹包括第一张力夹和第二张力夹,分别悬挂设置在所述碳纤维的两端,所述第二张力夹连接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本发明的主要测试步骤包括:设定测试前的各个技术参数,在设定温度下测试各种碳纤维,通过连接计算机可实时显示摩擦力与时间的变化曲线,自动分析碳纤维的摩擦系数,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8457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539058.1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循环槽,石墨辊,陶瓷辊,阴极板,隔离网,过滤器,循环泵,电导率测试端,缓冲罐,电流控制系统,控温系统。本发明通过采用全惰性材料选择,避免了表面处理电化学腐蚀引入杂质的问题,同时采用全惰性材料,也大大拓宽了表面介质选择的范围,如强酸强碱的选择余地。通过灵活的石墨辊电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有效的在表面处理程度或成本之间进行平衡。通过,表面处理浓度和温度的自动控制,有利于对系统更稳定的控制。其平衡了工艺条件的稳定实现和碳纤维杂质引入控制、解决了高品质碳丝特别是航天航空级碳纤维品质提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963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831728.9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原丝预氧化实验性装置,包括炉体、循环管路、循环风机、入风管、出风管,炉体内设有炉腔,入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循环风机的出风口、炉腔的进口,出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炉腔的出口、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入风管、炉腔、出风管通过循环风机形成循环管路,入风管内设有加热系统,出风管内设有过滤器,炉体设有控温器;该装置较好地平衡了实验环境的一致、均一与提高试验效率的问题。通过对氧化炉设备进行缩小简化,加强空气分布系统,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实验环境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