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2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01580.X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Echo-PIV的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测量方法,其具体过程为:建立适用于Echo-PIV测量的可视化水泵系统;基于多次迭代算法和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修正Echo-PIV粒子图像互相关算法,并结合滤波和双线插值函数消除伪向量;建立Echo-PIV速度修正公式;基于BEM的反演算法修正Echo-PIV测量失效区域的速度矢量;分析清水条件下超声扫描深度和角度对Echo-PIV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适用于水泵系统固液两相流Echo-PIV测量的最佳查问区域范围;基于轮廓小波变换算法建立水泵系统Echo-PIV图像边界提取方法;基于Echo-PIV对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试验测量,并分析不同粒径、不同体积分数下水泵系统内固相运动机理。本发明不仅能精确测量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动规律,还能提高Echo-PIV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10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72643.3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鲨鱼表面减阻技术的仿生叶片,包括前缘减阻段、中弧线前减阻段、中弧线后减阻段、后缘减阻段;仿生叶片为轴流式叶片;前缘减阻段为圆齿形减阻沟槽,沟槽宽度b1=7.5~11.5k1,沟槽深度h1=0.35~0.45b1,槽肩宽度t1=0.1~0.2b;中弧线前减阻段为圆齿形减阻沟槽,沟槽的宽度b2=11.5~14.5k2,沟槽深度h2=0.65~0.75b2,槽肩宽度t2=0.1~0.2b2;中弧线后减阻段为刀刃形减阻沟槽,沟槽的宽度b3=16.5~18.5k3,沟槽深度h3=0.45~0.55b3,槽肩宽度t3=0.1~0.2b3;后缘减阻段为锯齿形减阻沟槽,槽肩倾斜度β=50~65°,沟槽宽度b4=13.5~15.5k4,沟槽深度h4=0.95~1.05b4,槽肩宽度t4=0.1~0.2b4。本发明能有效地利用不同减阻槽的减阻效率,最大幅度地降低叶片表面阻力及叶片表面阻力带来的水力损失,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901580.X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Echo‑PIV的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测量方法,其具体过程为:建立适用于Echo‑PIV测量的可视化水泵系统;基于多次迭代算法和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修正Echo‑PIV粒子图像互相关算法,并结合滤波和双线插值函数消除伪向量;建立Echo‑PIV速度修正公式;基于BEM的反演算法修正Echo‑PIV测量失效区域的速度矢量;分析清水条件下超声扫描深度和角度对Echo‑PIV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适用于水泵系统固液两相流Echo‑PIV测量的最佳查问区域范围;基于轮廓小波变换算法建立水泵系统Echo‑PIV图像边界提取方法;基于Echo‑PIV对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试验测量,并分析不同粒径、不同体积分数下水泵系统内固相运动机理。本发明不仅能精确测量水泵系统内固液两相流动规律,还能提高Echo‑PIV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872643.3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鲨鱼表面减阻技术的仿生叶片,包括前缘减阻段、中弧线前减阻段、中弧线后减阻段、后缘减阻段;仿生叶片为轴流式叶片;前缘减阻段为圆齿形减阻沟槽,沟槽宽度b1=7.5~11.5k1,沟槽深度h1=0.35~0.45b1,槽肩宽度t1=0.1~0.2b;中弧线前减阻段为圆齿形减阻沟槽,沟槽的宽度b2=11.5~14.5k2,沟槽深度h2=0.65~0.75b2,槽肩宽度t2=0.1~0.2b2;中弧线后减阻段为刀刃形减阻沟槽,沟槽的宽度b3=16.5~18.5k3,沟槽深度h3=0.45~0.55b3,槽肩宽度t3=0.1~0.2b3;后缘减阻段为锯齿形减阻沟槽,槽肩倾斜度β=50~65°,沟槽宽度b4=13.5~15.5k4,沟槽深度h4=0.95~1.05b4,槽肩宽度t4=0.1~0.2b4。本发明能有效地利用不同减阻槽的减阻效率,最大幅度地降低叶片表面阻力及叶片表面阻力带来的水力损失,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2587.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预旋段、增速段、旋流段、混气室、前端喷嘴及通气管;预旋段为内壁表面分布有导流凹槽的管道;增速段为壁面呈现漏斗形的渐缩流道;旋流段包括分流段、旋流管路及射流嘴,分流段为内部设有分流板的管道、旋流管路为两条沿水平线方向成双螺旋结构分布的输送管道、射流嘴为出口成X形间隙的流道;混气室包括混气室外护壁和混气腔。本发明能够很好地产生旋转射流,提升射流的混气性,增加混气效果,提升喷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562483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473056.7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预旋段、增速段、旋流段、混气室、前端喷嘴及通气管;预旋段为内壁表面分布有导流凹槽的管道;增速段为壁面呈现漏斗形的渐缩流道;旋流段包括分流段、旋流管路及射流嘴,分流段为内部设有分流板的管道、旋流管路为两条沿水平线方向成双螺旋结构分布的输送管道、射流嘴为出口成X形间隙的流道;混气室包括混气室外护壁和混气腔。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产生旋转射流,提升射流的混气性,增加混气效果,提升喷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982348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240988.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鲨鱼表面减阻技术的仿生叶片,包括前缘减阻段、中弧线前减阻段、中弧线后减阻段、后缘减阻段;所述前缘减阻段和中弧线前减阻段为带有圆齿形减阻沟槽的叶片工作面;所述中弧线后减阻段为带有刀刃形减阻沟槽的叶片工作面;所述后缘减阻段为带有锯齿形减阻沟槽的叶片工作面。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利用不同减阻槽的减阻效率,最大幅度地降低叶片表面阻力及叶片表面阻力带来的水力损失,提高泵的运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64410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99713.5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B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同步测试泵运行性能的装置,包括浮筏支架、减振托架、泵组、进口管路、出口管路、铸铁平台基座、水听器、压力脉动传感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扭矩仪、水箱、数据采集仪、隔振器和弹性吊架;所述浮筏支架固定在铸铁平台基座上,所述泵组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浮筏支架上,所述进出口管路通过减振托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高位管路通过弹性吊架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弹性橡胶接头将泵进口和进口法兰连接。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操作容易,可以进行泵的能量性能、压力脉动、振动和流动诱导噪声的同步测试与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2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30207.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片式泵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分流叶片的泵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长叶片、一次分流叶片、二次分流叶片一及二次分流叶片二;叶片为扭曲叶片,叶片数为3;一次分流叶片进口直径为0.42~0.46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4~0.5θ和0.4~0.5θ,θ为相邻两长叶片之间的夹角;二次分流叶片一的进口直径为0.61~0.64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2~0.25θ和0.2~0.25θ;二次分流叶片二的进口直径0.65~0.75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65~0.75θ和0.7~0.8θ;二次分流叶片二的叶片厚度在出口处向相邻叶片吸力面额外加厚,且叶片最大厚度是长叶片最大叶片厚度的1.3~1.6倍。本发明能够抑制或减少泵叶轮内脱流及射流-尾迹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在小流量工况下泵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218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530207.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片式泵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分流叶片的泵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长叶片、一次分流叶片、二次分流叶片一及二次分流叶片二;叶片为扭曲叶片,叶片数为3;一次分流叶片进口直径为0.42~0.46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4~0.5θ和0.4~0.5θ,θ为相邻两长叶片之间的夹角;二次分流叶片一的进口直径为0.61~0.64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2~0.25θ和0.2~0.25θ;二次分流叶片二的进口直径0.65~0.75D2,叶片进出口沿叶轮旋转方向分别偏置0.65~0.75θ和0.7~0.8θ;二次分流叶片二的叶片厚度在出口处向相邻叶片吸力面额外加厚,且叶片最大厚度是长叶片最大叶片厚度的1.3~1.6倍。本发明能够抑制或减少泵叶轮内脱流及射流‑尾迹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在小流量工况下泵的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