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0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29009.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IPC: E04G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带,涉及建筑施工用相关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全带主体,安全带主体后上中部连接有导向组件,且导向组件包括防坠绳、连接绳、配重块和套管,防坠绳一端与其一侧连接绳外侧套接的套管一端连接,且配重块连接于连接绳底端,防坠绳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安全带主体后上中部连接,且连接组件包括内连接管、外连接管、U型柔性板、柔性背板和橡胶垫,防坠绳贯穿内连接管以及其前端外连接管中部设置,外连接管外前端U型柔性板前端通过柔性背板连接有橡胶垫。本发明通设置导向组件和连接组件,具有提高安全带穿着舒适性,降低安全隐患,便于使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616731.0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悬挂用夹具机构,涉及高空作业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悬挂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并排固定在工字钢上,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固定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固定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固定有悬挂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方型通孔、第二螺栓、第二槽孔、滑套和第三螺栓,使得悬挂机构的位置便于调节,通过设置第三槽孔、第四槽孔和第四螺栓,使得悬挂架的伸出长度便于调节,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悬挂用夹具机构调节不便,难以适应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71668.3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用原料清洗装置,包括:调节板,开设在所述调节板中部的通槽,设置在通槽内部上端的毛刷,以及依次贯穿在所述调节板和所述毛刷内部的更换部;所述通槽适于原料穿过;所述调节板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各所述更换部对应的更换位;其中,转动所述更换部以更换所述毛刷,本发明的原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料需要穿过调节板,在穿过调节板的同时会接触除电板和毛刷,进而方便将原料表面的灰尘和静电吸附,当毛刷使用时间过长时,可直接旋转挡板与更换槽相重合,直接抽出更换杆即可将毛刷进行更换,本发明在抬起或下拉调节杆的过程中得以方便对原料松紧,并且在松紧的同时可实现对原料表面的灰尘和静电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2517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71680.4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原料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体,所述粉碎箱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粉碎箱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粉碎箱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粉碎盘。本发明通过在粉碎箱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收集结构,收集结构可对抖动过滤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流入到外界,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转动,并产生负离子风,通过吸附箱体底部连接的吸附管道与抖动架的顶部相靠近,可将产生的粉尘先通过吸附管道吸入到吸附箱体的内部,然后传送到吸附槽的内部,被内部的吸附棉再次吸附储存,降低了粉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71667.9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IPC: B29C64/241 , B29C64/20 , B29C64/3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打印机本体外壁的一端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铰链,所述门体外壁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原料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料辊。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旋转结构,当该装置在需要进行3D打印时,需要将原料本体放置在打印机本体的后面,然后将原料本体从进料辊进入到第二驱动块内部进行加热,当原料本体加热结束后,接通第二伺服电机的外接电源,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表面上的第一皮带进行旋转,与旋转的第二皮带相互配合,使得第二驱动块上的打印头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进行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71666.4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IPC: B29C64/232 , B29C64/2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3D打印机,包括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齿轮,所述第一固定齿轮均安装在底部壳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防护垫,所述底部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结构,所述移动导轨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储料块。本发明通过在喷头本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散热装置,由于需要散热装置将喷头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启动水泵,将冷却液槽内部的冷却液抽入到冷却槽的内部,来对进料口与喷头本体进行冷却,然后启动散热风扇来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加快冷却液的循环冷却,从而达到对进料口与喷头本体的温度控制,更好的进行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01271509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25328.3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6K7/00
Abstract: 一种对多层箱体中存放物品的识别与定位方法,箱体中设有内嵌RFID射频识别系统,电子标签与其所依附的物品一一对应,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信号,RFID标签天线接收到信号,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调制后通过标签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天线接收到标签信号,并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主系统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读取的信息判断该RFID标签的合法性,完成目标物体的识别和管理,其特征是:设置一个阅读器与多付空间分离的阅读器天线通过多天线寻读接口电路相连,每付天线有各自工作区域并都有一个自己的子地址号码,配合RFID阅读器标识地址构成物品的完全地址,该地址码与其实际的物理位置一一对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509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6139.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42 , A61K31/555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载药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双载药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粒中,以高密度脂蛋白作为药物运输载体,所述药物运输载体中包含了水溶性药物铂类药物和脂溶性药物五环三萜类皂苷类药物;所述双载药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粒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所述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粒可以实现共同靶向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71663.0
申请日:2020-12-27
Applicant: 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刚
IPC: B29C64/314 , B29C64/321 , B33Y40/1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3D打印装置,包括:3d打印机本体,所述可自动上料的3D打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3d打印机本体顶端中心位置处的控料结构和精化结构,以及所述精化结构底端的出料口与所述控料结构的进料口相互接触;所述精化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将所述精化结构内部的组件与外界分隔开来;所述精化结构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适于驱动旋转;破碎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破碎组件将原料进行破碎;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旋转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组件适于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研磨;本发明在固定在3d打印机本体顶端中心位置处的控料结构和精化结构,大大提高使用时产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3030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47138.6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2 , B29C61/06 , B60J1/2011 , E04B1/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防护膜及其应用,所述隔热防护膜,其特征在于:由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基体,在基体表面设有呈阵列排布的表面预变形形貌,所述表面预变形形貌能够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前后在平面与微米或纳米级的凹痕、凸痕、皱褶、孔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阵列之间转变。所述的隔热防护膜可用于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玻璃的表面。本发明基于材料表面的微米/纳米结构使入射光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增加入射光的衍射而降低透射率。可有效控制隔热防护膜对光的透射率,从而达到随室外温度变化来调节隔热防护膜的遮阳、隔热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