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0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93083.1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4/86 , H01M4/88 , H01M4/90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碳基燃料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包括作为催化剂载体的Al2O3小球,在Al2O3小球的内部和表面存在相互连接的纳米通孔,在纳米通孔的内表面和小球外表面均匀负载有催化剂活性物质Ni和催化剂助剂。除了传统的Ni活性物质和碱金属和/或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第一助剂外,还特别添加了Bi和/或Sc作为第二助剂,第二助剂可以显著增加重整过程中氢气的选择性,提高催化效率。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碳基燃料外重整制氢,还可将其直接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内重整和直接用于SOFC的发电,且具有非常优异的抗碳沉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3083.1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4/86 , H01M4/88 , H01M4/90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碳基燃料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包括作为催化剂载体的Al2O3小球,在Al2O3小球的内部和表面存在相互连接的纳米通孔,在纳米通孔的内表面和小球外表面均匀负载有催化剂活性物质Ni和催化剂助剂。除了传统的Ni活性物质和碱金属和/或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第一助剂外,还特别添加了Bi和/或Sc作为第二助剂,第二助剂可以显著增加重整过程中氢气的选择性,提高催化效率。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碳基燃料外重整制氢,还可将其直接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内重整和直接用于SOFC的发电,且具有非常优异的抗碳沉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99511.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结构陶瓷催化剂,所述仿生结构陶瓷催化剂包括“叶肉”、“叶脉”和“表皮”结构;所述“叶肉”为主体结构,由钙钛矿结构、双钙钛矿结构或Ruddlesden‑Popper结构中的一种组成;所述“叶脉”为位于“叶肉”内部的网络状结构,所述“表皮”为位于“叶肉”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叶脉”和“表皮”为立方萤石结构或钙钛矿结构。位于“叶肉”表面的“表皮”结构存在丰富的氧空位,有利于氧气催化过程中氧的吸附、解离以及进入晶格等过程。位于“叶肉”内部的网络状“叶脉”结构为氧离子的传导提供了快速通道,使得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离子传导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4888.9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4/88 , H01M4/90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CuO和Cu2O薄膜的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物质和助剂;载体为Al2O3小球、堇青石材质蜂窝陶瓷等,在载体的内部和表面存在相互连接的纳米通孔;活性物质为在催化剂载体表面和纳米通孔内表面原位生长的CuO和Cu2O薄膜;助剂为CeO2、ZrO2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还提供了一种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该催化剂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活性物质原位生长在载体的表面和孔道的内表面,结合力好,不掉粉,避免了传统催化剂由于粉化造成的性能衰减和对燃料电池端粉尘污染的问题,不易粉化,机械强度高,能够适应应用终端移动/振动和长期工作等复杂工况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9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86481.0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受超快升降温的多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功能陶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n0.5M0.5Co1‑xBixO3‑δ,其中Ln为Y、La、Ce、Pr、Nd、Sm和Gd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M为Ba、Sr、Ca和Mg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0≤x≤0.5;δ为氧空位含量,0≤δ≤1。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络合剂溶于水,得溶液Ⅰ;(2)将Ln、M、Co、Bi的可溶性盐加入到溶液Ⅰ中;碱液调pH值,得溶液Ⅱ;(3)将溶液Ⅱ恒温加热搅拌,形成溶胶;(4)制成干凝胶颗粒;(5)预烧结;(6)压制;(7)高温烧结。本发明多功能陶瓷材料可耐受住极速升降温,同时具有高电子电导、高氧催化活性和氧离子电导的特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