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轮胎用钢丝帘线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5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31158.0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轮胎用钢丝帘线,包括帘线本体,所述帘线本体包括芯股和围绕所述芯股捻合的五个外股,所述芯股中布置四根单丝,所述芯股中的单丝中包括二根沿着其长度方向重复具有度圆周方向旋转弯折的A单丝和二根非弯折的B单丝,所述外股包括布置外股芯的一根单丝和外股层的六根单丝,在相邻外股之间和芯股的A单丝与B单丝之间创建间隙G,用于橡胶渗透,本发明通过在帘线相邻外股和在芯股的A弯折单丝与B单丝之间创建间隙,形成渗胶结构,橡胶的渗入性能大幅提高,使橡胶埋入外股与芯股的接触面的钢丝周围,改善提升帘线渗胶性能和轮胎抗冲击性能,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一种外层不饱和钢丝帘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59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85707.3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层不饱和钢丝帘线,包括芯股钢丝、中间层股钢丝和外层股钢丝,中间层股钢丝沿圆周方向设于芯股钢丝的外部,外层股钢丝沿圆周方向设于中间层股钢丝的外部。本发明设置十四股外层股钢丝,钢丝之间的间隙较大,有利于橡胶充分渗入到中间层股钢丝,避免因没有渗入足够的橡胶导致各层钢丝之间的点接触摩擦,进而避免钢丝帘线承载能力因磨损而失效的问题。

    一种子午工程胎用钢丝帘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271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44626.3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午工程胎用钢丝帘线,属于钢丝帘线技术领域,该钢丝帘线包括一股芯股股线钢丝和若干股外层股股线钢丝,所述外层股股线钢丝沿圆周方向编捻设于所述芯股股线钢丝的外部,所述芯股股线钢丝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编捻设置的至少三根芯股第一层钢丝、至少九根中间层股第二层钢丝和至少十五根外层股第三层钢丝,所述外层股股线钢丝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编捻设置的至少一根芯层股第一层钢丝、至少六根中间层股第二层钢丝和至少十二根外层股第三层钢丝。本发明的若干外层股股线钢丝之间的间隙较大,有利于橡胶充分渗入到芯股钢丝,减少了各层钢丝之间的点接触摩擦,提高了钢丝帘线承载能力,从而避免了因磨损而失效的问题。

    一种多边形钢帘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73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35240.1

    申请日:2018-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边形钢帘线的生产方法,采用外放内收式双捻机一次加捻成型,多边形钢帘线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双捻机包括旋转体、第一分线盘、第二分线盘、第一集线咀、第二集线咀、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顺序由内层到中间层再到外层,内层和外层的钢丝均外置在放线台上,外层的钢丝均匀分布在放线旋转体内部;中间层和内层的钢丝经第一分线盘分线于第一集线咀编捻;外层钢丝和第一集线咀编捻股线经第二分线盘分线于第二集线咀同时编捻成钢丝束;第二集线咀固定,钢丝束过第一过线轮并随旋转体一起转动,第二过线轮带着钢丝束随着旋转体旋转,旋转体每转动一周完成两次捻制,进而钢丝编捻成绳。

    一种2+2+8×N结构的高渗胶性能钢丝帘线

    公开(公告)号:CN10933876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67879.5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2+2+8×N结构的高渗胶性能钢丝帘线,其包括中心层的四根芯线钢丝编捻形成的芯股以及排布在芯股周围并与其编捻的八根外层股钢丝,芯线钢丝包括两根第一钢丝以及两根第二钢丝,中心层的两根第一钢丝先编捻,两根第二钢丝围绕编捻后的两根第一钢丝再编捻形成芯股,八根外层股钢丝围绕芯股捻制,形成截面为椭圆形的十二股钢丝帘线。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中心层芯股与外层钢丝采用同向编捻,增大芯股外包钢丝与芯股钢丝之间的间隙,为轮胎硫化时橡胶流动提供通道,增强橡胶对外层股和芯股的锚固作用,防止轮胎在使用过程因强度、粘合问题而导致的轮胎失效,改善轮胎的抗腐蚀性能、粘合性能及粘合保持力,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一种钢帘线及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6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73573.7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钢丝帘线结构中的一种钢帘线,其包括中间层线和外层线,所述中间层线和外层线同向延展布置,且所述中间层线置于所述外层线的中间区域,所述外层线编捻,以使所述中间层线外壁抵接所述外层线;所述中间层线包括至少四根第一钢丝编捻而成,所述外层线包括至少十根依附于四根第一钢丝外壁上的第二钢丝编捻而成;本申请的中间层线由四根第一钢丝和外层线的十根第二钢丝编捻而成,帘线外圆始终存在长轴L1与短轴L2,使得轮胎硫化时橡胶的流动提供通道,橡胶渗透帘线外层钢丝周围,相同钢丝用量制造时,具有较高的使用强度,实际生产通过橡胶对钢丝的锚固,帘线断面间填充度提高,从而使得帘线弯曲刚度的提高。

    一种钢帘线及子午线轮胎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0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34489.8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钢帘线技术领域的一种钢帘线及子午线轮胎,旨在优化结构,使得钢丝之间的接触具有良好的几何特性。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包括由四根直径为d1的钢丝编捻而成;所述外层由十根直径为d2的钢丝编捻而成;所述内层钢丝直径d1与外层钢丝直径d2的比例为d1=d2+0.01mm;所述内层和外层的捻向相同;本发明可用于带束层以及胎体补强,同等密度和强度可以降低帘布厚度及帘线用量,能够提供高性能并且轻量化的子午线轮胎。

    一种多边形结构钢丝帘线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21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39684.9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帘线技术领域的多边形结构钢丝帘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丝帘线钢丝与钢丝之间过于紧密,橡胶粘流体无法渗入到股线钢丝中的问题。其包括股线钢丝,股线钢丝包括芯股钢丝和外层钢丝,外层钢丝沿着所述芯股钢丝编捻,分布在所述芯股钢丝的外围,芯股钢丝包括三根第一钢丝编捻而成,外层钢丝至少包括十五根第二钢丝编捻而成,相邻的第二钢丝之间存在间隙,外层钢丝包括三根第二钢丝与芯股钢丝中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一钢丝相切;本发明适用于轮胎制造,能够改变钢丝帘线的结构,橡胶粘流体能通过钢丝帘线钢丝之间间隙充分渗透包埋至每根钢丝帘线钢丝周围,改善了钢丝帘线结构的稳定性和锚固性。

    一种N层密集型增强钢丝帘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59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90520.2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层密集型增强钢丝帘线,包括一根芯股钢丝、至少五根第二层股钢丝、至少十根第三层股钢丝和至少十五根外层股钢丝,第二层股钢丝均匀分布于芯股钢丝的外围,并沿芯股钢丝编捻,第三层股钢丝均匀分布于第二层股钢丝的外围,并沿第二层股钢丝编捻,外层股钢丝均匀分布于第三层股钢丝的外围,并沿第三层股钢丝编捻;外层股钢丝之间的间隙较大,有利于橡胶充分渗入到第三层股钢丝,第三层股钢丝、第二层股钢丝和芯股钢丝之间的间隙小,减小了钢丝帘线中的空气含量,避免了因没有渗入足够的橡胶导致各层钢丝之间的点接触摩擦,进而避免了钢丝帘线承载能力因磨损而失效的问题。

    一种1×d1+6+12×d2+7×8×d2钢丝帘线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43345.2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d1+6+12×d2+7×8×d2钢丝帘线,包括芯股股线钢丝和外层股股线钢丝,所述外层股股线钢丝沿着所述芯股股线钢丝编捻,并均匀捻布在芯股股线钢丝上,所述芯股股线钢丝由内而外包括至少一根芯股第一层钢丝、至少六根芯股第二层钢丝和至少十二根芯股第三层钢丝编捻而成,所述外层股股线钢丝包括至少一根外层股第一层钢丝和至少六根第二层钢丝编捻而成;本发明八股外层股股线钢丝之间的间隙较大,有利于橡胶充分渗入到芯股钢丝,避免了因没有渗入足够的橡胶导致各层钢丝之间的点接触摩擦,进而避免了钢丝帘线承载能力因磨损而失效的问题;改善了轮胎的抗腐蚀、耐疲劳、抗冲击性能及粘合保持力,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