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卡箍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2196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2800877.4

    申请日:200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卡箍。为了获得具有连续平滑的无间隙内表面且要求尽可能短的带材制成的软管卡箍,内侧带端部分11设有一个舌榫17,其长度为紧固期间使软管卡箍缩小量的一半。在紧固运动的前半个部分,通过嵌入设置在外侧带部分12上的狭缝24的凸起17,横切于带的纵向导引舌榫17。在其端部处,狭缝24与一窗状开口20相连,该窗状开口起始于一个台阶,且在紧固运动的后半个部分期间,舌榫17通过窗状开口,该窗状开口随后对舌榫17进行导引。

    软管卡箍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60161A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02800877.4

    申请日:200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卡箍。为了获得具有连续平滑的无间隙内表面且要求尽可能短的带材制成的软管卡箍,内侧带端部分11设有一个舌榫17,其长度为紧固期间使软管卡箍缩小量的一半。在紧固运动的前半个部分,通过嵌入设置在外侧带部分12上的狭缝24的凸起17,横切于带的纵向导引舌榫17。在其端部处,狭缝24与一窗状开口20相连,该窗状开口起始于一个台阶,且在紧固运动的后半个部分期间,舌榫17通过窗状开口,该窗状开口随后对舌榫17进行导引。

    软管夹紧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0975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1802897.7

    申请日:2001-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035 F16L33/025 Y10T24/1457 Y10T24/14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口式软管夹,该软管夹具有叠加的带端部,其中外带部分(11),从它的端部开始,包括一个孔(12)、一个波浪形部分(13)、一个所谓的Octiker耳(14)、一个切开部分(15)和一个钩形物(16),而内带部分(17),从它的端部开始,包括一个待插入孔(12)的钩形物(21)、一个跨接波浪形部分(13)和耳(14)的平滑部分(20)、和一个具有突耳(19)的舌形物(18),该突耳(19)穿过切口部分(15)延伸。突耳(19)穿过切口部分(15)给舌形物(18)导向,因而以彼此相对的正确方式给两个带部分(11,17)横过带的纵向延伸部分定位。突耳还用来固定软管夹的悬挂状态,并用来与设置在外带部分(11)上的钩形物协同工作打开张紧的夹具。

    软管夹紧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7550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1802897.7

    申请日:2001-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035 F16L33/025 Y10T24/1457 Y10T24/14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口式软管夹,该软管夹具有叠加的带端部,其中外带部分(11),从它的端部开始,包括一个孔(12)、一个波浪形部分(13)、一个所谓的Octiker耳(14)、一个切开部分(15)和一个钩形物(16),而内带部分(17),从它的端部开始,包括一个待插入孔(12)的钩形物(21)、一个跨接波浪形部分(13)和耳(14)的平滑部分(20)、和一个具有突耳(19)的舌形物(18),该突耳(19)穿过切口部分(15)延伸。突耳(19)穿过切口部分(15)给舌形物(18)导向,因而以彼此相对的正确方式给两个带部分(11,17)横过带的纵向延伸部分定位。突耳还用来固定软管夹的悬挂状态,并用来与设置在外带部分(11)上的钩形物协同工作打开张紧的夹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