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2672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10003328.4

    申请日:2006-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全制冷模式下,可以有效的防止流向后部座席用控制中心通风孔的冷空气被加热器核心加热的车辆空调装置。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空调装置,其包括,空调机外罩(200),其在与混合室MC连通的同时,其出口处设置由各自的模式门(220d、222d)及(224d)调节打开程度的除霜器孔(220),正面通气孔(222)及前部座席用底通气孔(224),其具有左右搭合的左/右侧外罩(200a、200b);蒸发器E及加热器核心H;后部座席用控制中心通气孔(226);前部座席用温度调节门(230);后部座席用主温控门(232);第一后部座席用辅助温控门(226d)和第二后部座席用辅助温控门(240)。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84489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125856.6

    申请日:2008-04-11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具有内部通道的空调箱和用于发射正离子和负离子至空调箱的内部通道中的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包括主体和以相互隔开的关系从主体延伸进入内部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空调系统还包括短路预防装置,用于防止位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中及其周围的湿气引起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之间的短路。短路预防装置包括排水肋,用于排出在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中及其周围凝结的湿气,从而防止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之间的短路。

    车辆空调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4470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3328.4

    申请日:2006-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全制冷模式下,可以有效的防止流向后部座席用控制中心通风孔的冷空气被加热器核心加热的车辆空调装置。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空调装置,其包括,空调机外罩(200),其在与混合室MC连通的同时,其出口处设置由各自的模式门(220d、222d)及(224d)调节打开程度的除霜器孔(220),正面通气孔(222)及前部座席用底通气孔(224),其具有左右搭合的左/右侧外罩(200a、200b);蒸发器E及加热器核心H;后部座席用控制中心通气孔(226);前部座席用温度调节门(230);后部座席用主温控门(232);第一后部座席用辅助温控门(226d)。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8448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25856.6

    申请日:2008-04-11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具有内部通道的空调箱和用于发射正离子和负离子至空调箱的内部通道中的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包括主体和以相互隔开的关系从主体延伸进入内部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空调系统还包括短路预防装置,用于防止位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中及其周围的湿气引起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之间的短路。短路预防装置包括排水肋,用于排出在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中及其周围凝结的湿气,从而防止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之间的短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