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化学预锂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0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124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化学预锂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有阴离子自由基的锂化试剂溶于一元醚得到浓度为0.001‑10mol/L的锂化试剂溶液;将制备好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片与锂化试剂溶液接触反应1s‑48h,洗涤、干燥后得到预锂化的石墨电极。本发明选用性质温和的自由基阴离子锂化试剂,在相对安全的化学环境下化学预锂化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提高石墨电极的首周效率,进而提高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所用一元醚类溶剂与石墨负极兼容,不会发生共嵌或者剥离等破坏其电化学性能的现象;溶液体系还原性强,锂化过程快速,不会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锂化硫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46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87336.6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H01M4/139 H01M10/052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化硫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锂化硫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硫电极材料与浓度为0.001~10mol/L的芳基锂化试剂的溶液进行反应,其中,芳基锂化试剂为多环共轭芳香基锂,溶剂为非质子性溶剂,含硫电极材料中的硫与芳基锂化试剂中的锂的摩尔比为1:0.01~1000。选用性质温和的多环共轭芳香基锂为锂化试剂,在相对安全的化学环境下将S锂化为Li2S,且该法为常温反应,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锂化深度可控,安全性强,易于工业化。同时,以富锂硫电极为正极的电池体系可与众多贫锂态的负极相匹配,亦将为电池能量密度再攀高峰提供不二助力。

    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化学预锂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03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37124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化学预锂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有阴离子自由基的锂化试剂溶于一元醚得到浓度为0.001‑10mol/L的锂化试剂溶液;将制备好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片与锂化试剂溶液接触反应1s‑48h,洗涤、干燥后得到预锂化的石墨电极。本发明选用性质温和的自由基阴离子锂化试剂,在相对安全的化学环境下化学预锂化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提高石墨电极的首周效率,进而提高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所用一元醚类溶剂与石墨负极兼容,不会发生共嵌或者剥离等破坏其电化学性能的现象;溶液体系还原性强,锂化过程快速,不会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预锂化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13241.5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预锂化方法,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惰性氛围中,使锂离子电池负极与芳基锂化试剂反应,将负极的首周不可逆容量反应掉,以得到更高的首周容量。芳基锂化试剂在达到相同预锂化效果的情况下,较常用锂化试剂更温和。该方法为常温反应,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锂化深度可控,安全性强,易于工业化。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预钠化方法及得到的负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13254.8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预钠化方法及得到的负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芳基钠溶液进行反应,其中,芳基钠试剂为多环共轭芳香基钠化合物。可以消除负极材料首周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逆容量,大幅提升了负极的首周库伦效率。该方法可在常温进行,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反应深度可控,安全性强,易于工业化。同时,经预钠化处理的负极与储钠正极相匹配组装的钠离子全电池,其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也获得大幅提升,从而为高能量密度钠电池体系的实用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