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转移过程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6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370904.6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转移过程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其中测定电子转移的方法为:将碳材料固定在玻碳电极上构成三电极体系并将电极浸没在缓冲液中,检测在加入过硫酸盐后碳材料的开路电位,并以其为初始电位,记录加入供电子化合物前后电流增值,根据电流增值情况,判断其电子转移难易程度。本发明通过开路电位和计时电流偶联法,更准确的揭示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的非自由基电子转移过程,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直接判定有机污染物降解情况,为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一种电子转移过程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70904.6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转移过程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其中测定电子转移的方法为:将碳材料固定在玻碳电极上构成三电极体系并将电极浸没在缓冲液中,检测在加入过硫酸盐后碳材料的开路电位,并以其为初始电位,记录加入供电子化合物前后电流增值,根据电流增值情况,判断其电子转移难易程度。本发明通过开路电位和计时电流偶联法,更准确的揭示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的非自由基电子转移过程,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直接判定有机污染物降解情况,为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一种单电极活化分子氧-电芬顿体系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12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48637.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极活化分子氧-电芬顿体系,利用充电后电容器的自放电过程驱动氧气原位活化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现有电化学法受废水导电性制约和外加电解质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将构建的活化分子氧-电芬顿体系应用于处理模拟废水,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等有机污染物可表现出较高的效果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且涉及的废水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环境友好,可为高效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一条全新思路。

    一种金属还原-电芬顿体系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96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48638.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还原-电芬顿体系,利用充电后的电容器的自放电过程驱动芬顿体系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有效促进金属催化剂的循环,避免了现有电化学法受废水导电性制约等问题;将构建的金属还原-电芬顿体系应用于处理模拟废水,表现出较高的效果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且涉及的废水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环境友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一体化支架血管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17907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1780623.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支架血管,包括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和灌注分支,所述人工血管与所述覆膜支架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片状柔性物和缝合缘;所述卡箍设于所述人工血管与所述覆膜支架的连接处;所述片状柔性物为开放式结构,其一侧环形地连接在所述人工血管上;所述缝合缘环形地设于所述卡箍与所述人工血管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只需要简单牢固地将缝合缘与自体血管切口进行缝合,无需通过缝合保证密封效果,因此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后续覆膜支架扩张后撑开自体血管,使自体血管紧贴片状柔性物,使得自体血管与人工血管密封良好。该方法使血管吻合高效、安全、避免了吻合口漏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