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模组及智能头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45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46250.5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刘广升 郭翔 张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位于所述模组外壳内的发声器单体,发声器单体的振膜将发声器模组内的空间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发声器模组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主出声孔,主出声孔设于前声腔的侧面并且位于发声器单体短轴的一侧;发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主出声孔对侧壁面的距离不小于8.5mm;发声器模组内设有共振吸声的声学部件,声学部件在主出声孔对侧壁面上设有连通孔,声学部件通过连通孔与前声腔连通。通过使用了上述的发声器模组作为发声器件,消除了影响灵敏度曲线平坦度的驻波谷点,提升了中高频音质。

    发声器模组及智能头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45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346250.5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刘广升 郭翔 张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位于所述模组外壳内的发声器单体,发声器单体的振膜将发声器模组内的空间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发声器模组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主出声孔,主出声孔设于前声腔的侧面并且位于发声器单体短轴的一侧;发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主出声孔对侧壁面的距离不小于8.5mm;发声器模组内设有共振吸声的声学部件,声学部件在主出声孔对侧壁面上设有连通孔,声学部件通过连通孔与前声腔连通。通过使用了上述的发声器模组作为发声器件,消除了影响灵敏度曲线平坦度的驻波谷点,提升了中高频音质。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智能穿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6688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356759.8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和智能穿戴设备。本申请的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扬声器模组的主出声孔设于前声腔的第一侧壁,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与主出声孔相对的第二侧壁的距离不小于8.5mm;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导音管,导音管包括声波引出部和辐射声波的副出声孔,声波引出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导音管通过所述声波引出部将第二侧壁的声波导出到主出声孔一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解决驻波干涉的问题,同时改善近场声波响度,提升扬声器模组的发声效果。

    一种发声器模组和智能头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27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46263.2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刘广升 郭翔 张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声器模组和智能头戴设备。本申请的发生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位于模组外壳内的发声器单体,发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模组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沿发声器单体长轴方向上发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前声腔的任一侧壁上的距离不小于8.5mm;发声器模组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第一主出声孔或第三主出声孔,第一主出声孔设于正对发声器单体振膜一侧的前声腔正面的模组外壳上,第三主出声孔设于发声器单体长轴一侧的前声腔侧面的模组外壳上,两个主出声孔均为条带状结构分别正对振膜长轴、短轴的中心区域设置,延伸方向均为沿发声器单体的长轴方向。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发生器模组的驻波干涉,提高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效果。

    球顶及其加工工艺、发声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347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9457.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球顶及其加工工艺、发声装置,该球顶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球顶包括基底层和电泳层,所述基底层的表面形成有过渡层,所述电泳层通过电泳工艺形成于所述过渡层背向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球顶,该球顶有效提升了实现散热的电泳层与基底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同时还能确保电泳层在基底层涂覆均匀,提升球顶的散热效率。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智能穿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66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56759.8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和智能穿戴设备。本申请的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扬声器模组的主出声孔设于前声腔的第一侧壁,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与主出声孔相对的第二侧壁的距离不小于8.5mm;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导音管,导音管包括声波引出部和辐射声波的副出声孔,声波引出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导音管通过所述声波引出部将第二侧壁的声波导出到主出声孔一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解决驻波干涉的问题,同时改善近场声波响度,提升扬声器模组的发声效果。

    一种发声器模组和智能头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8278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346263.2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刘广升 郭翔 张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声器模组和智能头戴设备。本申请的发生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位于模组外壳内的发声器单体,发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模组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沿发声器单体长轴方向上发声器单体的中心位置到前声腔的任一侧壁上的距离不小于8.5mm;发声器模组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第一主出声孔或第三主出声孔,第一主出声孔设于正对发声器单体振膜一侧的前声腔正面的模组外壳上,第三主出声孔设于发声器单体长轴一侧的前声腔侧面的模组外壳上,两个主出声孔均为条带状结构分别正对振膜长轴、短轴的中心区域设置,延伸方向均为沿发声器单体的长轴方向。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发生器模组的驻波干涉,提高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