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806649.2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 H05K7/1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性良好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具有:外壳(1)、变压器(34)、散热板(2b)、散热胶片(4)。外壳(1)由树脂形成。变压器(34)容纳于外壳(1)。散热板(2b)沿着外壳(1)的左侧面(13)配置,且为导热率比形成外壳(1)的树脂的导热率的高的板状的构件。散热胶片(4)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4a)和第二面(4b),在第二面(4b)与散热板(2b)直接接触,在第一面(4a)与变压器(34)接触。散热板(2b)为至少覆盖散热胶片(4)与变压器(34)的接触面即第一面(4a)以及表面(34a)的形状。

    电子设备以及具有该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775755.9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95 H01F2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放热效率的电子设备以及具有该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具有,具有箱型形状的壳体部(11)、配置于壳体部的内部的第1基板(13a)、配置于第1基板(13a)上且由环状的芯部(38a)和卷绕安装在所述芯部的绕线(38b)构成的环状的线圈(38),线圈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中空部(38c)。中空部(38c)中以无间隙地填埋绕线(38b)的周围的方式填充有填充构件(39)。

    电子设备以及具有该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775755.9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95 H01F2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放热效率的电子设备以及具有该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具有,具有箱型形状的壳体部(11)、配置于壳体部的内部的第1基板(13a)、配置于第1基板(13a)上且由环状的芯部(38a)和卷绕安装在所述芯部的绕线(38b)构成的环状的线圈(38),线圈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中空部(38c)。中空部(38c)中以无间隙地填埋绕线(38b)的周围的方式填充有填充构件(39)。

    电子设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024824.7

    申请日:2015-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1G9/0003 H01G9/08 H05K7/1432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散热性好且确保适当的寿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源装置(100)具有外壳(1)、变压器(34)、散热板(2b)、铝电解电容器(35、37)和隔热部(6a、6b)。外壳(1)由树脂形成。变压器(34)配置在外壳(1)的内部。散热板(2b)沿着外壳(1)的外表面(13s)配置,经由与变压器接触的散热胶片(4)以及外壳(1)与变压器(34)间接接触,并且导热率比形成外壳的树脂的导热率高,散热板(2b)将由变压器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铝电解电容器配置在外壳的内部。隔热部位于散热板和外壳(1)之间,并与铝电解电容器相对设置,隔断从散热板向铝电解电容器(35、37)的传热。

    电子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410806471.1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铝电解电容器的热量高效率地释放到外部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外壳(1)、铝电解电容器(35)、变压器(34)、散热胶片(4)。变压器(34)的发热量比铝电解电容器(35)的发热量大。外壳(1)在内部配置有铝电解电容器(35)以及变压器(34)。散热胶片(4)配置在外壳(1)和铝电解电容器(35)之间,并与外壳(1)和铝电解电容器(35)接触。

    电子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024824.7

    申请日:2015-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1G9/0003 H01G9/08 H05K7/1432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散热性好且确保适当的寿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源装置(100)具有外壳(1)、变压器(34)、散热板(2b)、铝电解电容器(35、37)和隔热部(6a、6b)。外壳(1)由树脂形成。变压器(34)配置在外壳(1)的内部。散热板(2b)沿着外壳(1)的外表面(13s)配置,经由与变压器接触的散热胶片(4)以及外壳(1)与变压器(34)间接接触,并且导热率比形成外壳的树脂的导热率高,散热板(2b)将由变压器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铝电解电容器配置在外壳的内部。隔热部位于散热板和外壳(1)之间,并与铝电解电容器相对设置,隔断从散热板向铝电解电容器(35、37)的传热。

    电子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806471.1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铝电解电容器的热量高效率地释放到外部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外壳(1)、铝电解电容器(35)、变压器(34)、散热胶片(4)。变压器(34)的发热量比铝电解电容器(35)的发热量大。外壳(1)在内部配置有铝电解电容器(35)以及变压器(34)。散热胶片(4)配置在外壳(1)和铝电解电容器(35)之间,并与外壳(1)和铝电解电容器(35)接触。

    无线供电装置
    8.
    发明公开
    无线供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95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65734.6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供电装置,能够较大地确保用于通过电场耦合方式以无线向被导轨支承的电子设备供给电力的电极。无线供电装置(10)具备:DIN导轨(20),其能够支承至少1个电子设备(50);2个电极(30A、30B),其通过电场耦合方式以无线向电子设备(50)供给电力;以及保持部件(40),其保持2个电极(30A、30B)。2个电极(30A、30B)沿着DIN导轨(20)的长度方向(2)延伸,以在DIN导轨(20)的宽度方向(3)上夹着DIN导轨(20)的方式配置。

    端子座和控制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11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891142.6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座,在安装于控制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使内部收纳有该控制设备的盘小型化。能够安装于控制设备的端子座具备:主体,其具有与布线连接的布线连接部;第一旋转机构部,其配置于主体的第一方向的一端;以及第二旋转机构部,其配置于主体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第一旋转机构部和第二旋转机构部构成为,能够使主体相对于控制设备绕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旋转。布线连接部配置于主体的相对于假想线的径向的一端。

    电子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8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778810.X

    申请日:2014-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2M3/00 H05K7/1432 H05K7/1482 H05K7/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小型化,散热性优异且可确保适当的寿命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源装置(100)具有外壳(1)、铝电解电容器(35)、变压器(34)、放热板(2b)。外壳(1)由树脂形成。铝电解电容器(35)配置于外壳(1)内。变压器(34)配置于外壳(1)内,比铝电解电容器(35)的发热量大。放热板(2b)配置于外壳(1)的外表面(13s)上,比形成外壳(1)的树脂的导热率高。放热板(2b)上形成有释放变压器(34)产生的热的第一放热部(24)和释放铝电解电容器(35)产生的热且与第一放热部(24)热分离的第二放热部(2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