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610869820.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每个测报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喷气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的一侧,并朝向诱捕单元;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69820.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每个测报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主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喷气单元位于诱捕单元的一侧,并朝向诱捕单元;主控单元连接图像采集单元、诱捕单元、喷气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监控,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害虫发生危害预测预报的智能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测和预报其种群动态有助于科学合理采取措施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4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1088548.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抗螟虫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品种甘蔗抗螟性鉴定方法的抗螟虫实验装置,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抗螟虫实验装置对甘蔗进行仿田间环境培养,接入螟虫,通过研究甘蔗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情况来达到对甘蔗的螟虫抗性研究的目的,本发明的抗螟虫实验装置包括本体(2)、基质区(8)和实验区(3),实验装置模拟出了甘蔗野外生长的环境,通过超声装置对甘蔗内部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进行检测,设置了水雾装置,使用单片机进行自动控制,达到给装置提供相对自然的培养环境、对甘蔗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进行实时监测、显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348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99611.5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年三收的甘蔗轮作栽培方法,该方法是第一年春季在甘蔗地种植大豆、玉米或西瓜等短期作物,采收大豆、玉米或西瓜等作物后移栽甘蔗幼苗,于次年2-3月份收获蔗种并留宿根,第二年12月份收获宿根原料蔗。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实现蔗田两年内采收一次大豆、玉米或西瓜等作物,收获两次甘蔗,既合理利用了土地,缓解了甘蔗连作障碍,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又提高了甘蔗繁育速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4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8548.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 , G01N29/07 , G01N29/11 , G01N229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抗螟虫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品种甘蔗抗螟性鉴定的方法,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抗螟虫实验装置对甘蔗进行仿田间环境培养,接入螟虫,通过研究甘蔗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情况来达到对甘蔗的螟虫抗性研究的目的,本发明的抗螟虫实验装置包括本体(2)、基质区(8)和实验区(3),实验装置模拟出了甘蔗野外生长的环境,通过超声装置对甘蔗内部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进行检测,设置了水雾装置,使用单片机进行自动控制,达到给装置提供相对自然的培养环境、对甘蔗的受害过程、枯心等危害症状进行实时监测、显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8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19240.6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宿根蔗间种绿豆压青的培肥方法,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先对宿根蔗进行破垄松蔸;(2)在每年的3月上中旬,地温稳定在15~17℃时播种绿豆;甘蔗行距在1.2m及1.2m以下的,间种1行绿豆,1.2m以上的,间种2行绿豆,条播,行距为40~45cm,株距为10~15cm,播深3~5cm;(3)绿豆出苗20天后,株高20~25cm时,铲除田间的杂草、施肥、浅培土;(4)绿豆出苗后50~55天进入花荚盛期,此期结合甘蔗大培土及早利用甘蔗培土机粉碎压青,甘蔗培土高度在20cm以上,在5月中旬以前完成培土压青工作。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宿根蔗的行沟内间种绿豆,并通过绿豆压青培肥,对蔗地有较好的培肥、改良作用,达到用地与养地结合,有利于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1611148334.9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IPC: A01K67/033
-
公开(公告)号:CN1087149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21001.1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高效可控的精准气动甘蔗种茎切种机,包括切割机械机构和气动控制机构,切割机械机构包括底座、斜撑板和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带把手的架体和电机,架体下部与斜撑板铰接,架体外侧、远离斜撑板一端设有带插孔的连接块,电机的输出轴上间隔设有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斜撑板上设置有与切刀相匹配的镂空切口;斜撑板下方设甘蔗放置架;气动控制机构包括支架、与支架铰接的气动推杆和控制器,气动推杆末端通过插销与连接块铰接,气动推杆还通过带电磁阀的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电磁阀与控制器相连。本机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省力、效率高;切出的甘蔗种茎切口整齐、无裂痕。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18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210406100.5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B62D61/00
Abstract: 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行走机构:主要由手扶拖拉机纵梁(1)、升降油缸套筒(2)、连接卡(3)、升降油缸(4)、左右平衡拉弹簧(5)、连接销(6)、卡槽(7)、限位块(8)、中梁(9)、左、右尾轮横梁(10)、尾轮(11)组成。适用于改换原手扶拖拉机单尾轮,配套手扶拖拉机带上各种农机具在有垄农作物种植生产中进行跨垄机械化行走作业。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全、适用的行走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51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9605.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1/02 , A01M1/04 , A01M1/2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捕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诱捕器,诱捕器包括伞盖(2)、诱芯(3)、支撑架(1)、托盘(8)、灭虫盆(4)和升降杆(6);本发明的诱芯使用诱液与诱灯相互结合的方式达到吸引昆虫,诱液的主要成分是昆虫的寄主成分都是中药成分,LED灯选用多个灯管,并且为彩色,选用红、黄、蓝三原色,由于在同一灯罩内,不同的光开启配合时会得到各种颜色的光源,通过使用这两种诱导方式的结合能达到有效诱导昆虫的目的,同时,还是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和中药杀虫剂进行灭虫,能达到广谱诱虫,保护诱芯,安全、杀灭害虫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