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3283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310805.1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上方设有布水管,该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连接,在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顶部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在第二过滤层中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污水处理池与风机连接;环绕污水处理池的外周壁设有一排水池,该排水池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在排水池上还设有排水管。与现有生态系统相比,无需对基质进行翻晒,无需反冲洗。此外由于回流管的增加,使得系统进水得到稀释,减轻冲击负荷带来的危害。

    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3283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10805.1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上方设有布水管,该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连接,在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顶部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在第二过滤层中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污水处理池与风机连接;环绕污水处理池的外周壁设有一排水池,该排水池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在排水池上还设有排水管。与现有生态系统相比,无需对基质进行翻晒,无需反冲洗。此外由于回流管的增加,使得系统进水得到稀释,减轻冲击负荷带来的危害。

    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86998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440254.6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上方设有布水管,该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连接,在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顶部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在第二过滤层中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污水处理池与风机连接;环绕污水处理池的外周壁设有一排水池,该排水池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在排水池上还设有排水管。与现有生态系统相比,无需对基质进行翻晒,无需反冲洗。此外由于回流管的增加,使得系统进水得到稀释,减轻冲击负荷带来的危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