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8969.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40 , G06F30/20 , G06F16/9535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急疏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航站楼出发大厅旅客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方法和系统,获取航站楼出发大厅的应急疏散物理设施情况,并采集航站楼出发大厅的环境情况和待疏散旅客情况;将应急疏散物理设施情况、环境情况和待疏散旅客情况及路径生成算法输入应急疏散模型,通过仿真软件求解旅客疏散路径;将所述旅客疏散路径推送至旅客,该方法通过构建航站楼基础设施、采集数据和路径选择模型,考虑到了航站楼出发大厅的布局、旅客特性、疏散瓶颈等对疏散路径的影响,并借助Anylogic仿真软件及编程,生成旅客疏散的最佳路径,并验证其可行性,提高旅客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疏散效率,以此保证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4577.2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IPC: G06V20/58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20/40 , G06V10/26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出发层道路车辆停靠过程行为识别方法及网络结构,所述识别方法包括采集机场出发层道路车辆停靠过程中驾驶状态图像的样本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采集的驾驶状态图像去提取机场出发层道路车辆各类驾驶状态特征并且训练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利用得到的Vision Transformer网络去识别机场出发层道路车辆停靠过程中的驾驶行为,得到特征数据表。本发明为未来机场出发层的车辆研究和道路设计以及通行规范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对以后机场内路侧道路管控可起到对车辆违规行为识别、追踪并获取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7144.0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7/02 , G01S7/36 , G01S13/933 , G01S1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航迹欺骗干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多架安装有电子干扰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的无人机组成多个飞行编组行驶在组网雷达的监测范围内,其中一组无人机飞行编组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将组网雷达发射的信号拦截并将其传递至雷达信息融合中心。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电子干扰设备再由多个飞行编组利用三圆定位法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改良,能够提高信号接收步骤的精细化,同时在无人机的内部安装信号接收设备使其形成科学的位置定位系统,更适合各种环境对雷达位置进行判断,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组在干扰过程中不具备对雷达组网位置进行定位的效果,不便于后续作战过程中对组网雷达进行精确打击的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80438.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侦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平滑图信号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自组织映射算法的聚类结果以平滑图信号的方式表征全局信号样本,由于自组织映射算法聚类结果不仅能直接体现簇间拓扑关系,还能反映样本空间分布状况,且相邻簇在样本空间内也相邻,因此根据簇邻居关系生成的图信号具有平滑性,通过先将全局样本生成一个平滑图信号,解决工作模式样本不平衡问题;然后采用图注意力网络对上述图信号进行节点级数据融合与分类,完成监督数据不足情况下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448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0086.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知阵型的无人机蜂群动态侦察任务调度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前端的任务规划模块、中端的任务调度模块和后端的航迹优化模块,该系统可在最大限度提升定位精度的同时减少蜂群能耗,提高蜂群效费比。所述调度方法在计算无人机蜂群当前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依据蜂群实时位置信息通过角色转换、联合优化的步骤,搭建了基于感知阵型的任务效能与任务代价联合优化的动态模型,该模型采用角色转换机制完成蜂群定位中的角色变化,从而实现对无人机蜂群的自组织协同簇群调度,大大降低协同难度及复杂度,快速对无人机群进行调度,输出最优簇群,高效实现蜂群的协同感知定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