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8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719235.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产三维定量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裂三维空间最佳缓冲距离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待研究矿床矿床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资料,对资料进行影像校正、数字化并利用工业软件进行空间三维转换,提取三维建模所需的点、线等建模要素;步骤二、利用建立地质曲面模型;步骤三、根据待研究矿床带工作区范围,确定三维栅格模型建模范围;步骤四、以栅格模型为基础,计算各立方块与断层面之间的距离;步骤五:对空间缓冲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该距离定为最佳缓冲距离。本发明能够快速的获得空间距离场的最佳缓冲距离,直观的观察到成矿事实与控矿要素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为三维成矿预测与靶区优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8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88056.6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为地球物理应用的勘探或探测方法,具体公开基于岩心圈定白岗岩铀矿体的方法,包括:获取岩心所在的钻孔的伽马测井结果;在岩心的放射性物探编录结果与伽马测井结果一致时,根据放射性物探编录结果和伽马测井结果对岩心进行分矿段取样,得到每个矿段的样品的U/Th含量比值;在每个矿段的样品的U/Th含量比值与伽马能谱测井结果的U/Th含量比值的相对误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利用伽马能谱测井结果对伽马总量测井结果进行校正,获得每个矿段的校正后的伽马总量测井结果的铀含量;以及在校正后的伽马总量测井结果的铀含量与每个矿段的样品的铀含量的相对误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利用校正后的伽马总量测井结果圈定白岗岩铀矿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57275.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7/626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锆石类型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判别锆石成因的方法。制备锆石样品靶;对锆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利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结合微量元素特征判别锆石成因。本方法涵盖面广、准确性高、时效性好。对判别锆石成因类型经济、有效,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能够原位、简单、快捷、精确的判别锆石成因类型,为认识地质作用过程和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57222.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3/2252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铍矿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微区定量分析铍含量的方法,采集铍矿石样品;铍矿石样品制作成探针片或光薄片;识别铍矿物,并对探针片或光薄片样品表面热蒸镀碳膜;铍矿物原位微区定量分析。通过配置针对超轻元素的大尺寸晶面间距的分光晶体,并配备脉冲高度分析器,可以实现铍矿物的原位微区定量分析,可对铍矿物进行微米级别的无损分析,有助于获取铍矿物在微区尺度的成分信息,运用该测试方法技术,没有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具有原位、微区、无损、实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96988.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交代型铀矿化的初步圈定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测区范围及测量位置;步骤二,开展地面伽玛能谱面积测量工作;步骤三,测量数据处理,确定各类测量数据背景值、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等数值;步骤四,开展综合研究,初步圈定钠交代型铀矿化。本发明通过地面伽玛能谱面积测量,从而钠交代型铀矿远景靶区,达到找矿的目的;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对于钠交代型铀矿化各类比例尺度测量数据具有普遍性,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96934.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伏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的勘查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测区内部署测网及测线,确定测量位置;步骤二,测量上述步骤一中确定的测量位置的磁化率、电阻率参数,并采集不同岩性的典型岩石样品测试其磁化率和电阻率参数;步骤三,统计、分析测区内不同类型岩石的磁化率和电阻率参数;步骤四,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后期的反演计算,运用软件成图,最终圈定寻隐伏伟晶状白岗岩体。本发明能够加快找矿速度、提高找矿命中率、大大减少钻探工作量、缩短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91186.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23/203 , G01N23/20008 , G01N21/84 , G01N27/62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地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获取钍矿床钍-铅同位素年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查明铀钍矿床地质特征,采集不同矿化类型的钍矿化样品;步骤2、采集上述步骤1中不同矿化类型的铀钍矿化富钍矿石样品的富钍矿石样品,并对富钍矿石样品进行光薄片制作;步骤3、对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富钍矿石样品光薄片进行岩矿鉴定,获取并富钍矿物样品背散射电子图像;步骤4,根据上述步骤3中的富钍矿物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获取铀钍矿床的钍-铅同位素年龄信息。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供钍矿物、富钍矿物的Th-Pb同位素年龄,为钍成矿年代学研究提供最直接、精确的测试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73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916496.6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钍异常圈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圈定钍异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工作区范围选择1:2000~1:5万比例尺,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地质、遥感、航磁、航放、典型矿床及工作程度的数据库;步骤S2:开始前,对所用的地面伽玛能谱仪进行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和一致性检查;步骤S3:野外地质考察,实测一条伽玛能谱‑地质主干剖面,剖面位置应选在基岩露头好,地层、岩性、构造出露齐全,穿过航放异常的高点;步骤S4:对工作区开展地面伽玛能谱面积测量;步骤S5:统计并计算工作区内主要岩性的Th、U和K含量背景值(X)和标准偏差(S);步骤S6:测量点检查;步骤S7:据异常性质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7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20912.1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分解出关键的成矿要素(构造-岩浆)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快速确立白岗岩型铀矿找矿目标区域,对成矿潜力进行预测,指导具体的找矿工作,提高找矿效果的构建新元古代晚期构造-岩浆控矿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矿质来源;步骤二,确定成矿作用变量;步骤三,确定构造作用变量;步骤四,构建岩浆-构造控矿模式;本方法所构建的控矿模式明确指出了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对白岗岩型铀矿床形成的控制意义,揭示了铀矿分布规律;本方法指明了白岗岩型铀矿找矿目标区域,极大地提高找矿效果,实现铀矿找矿的技术突破;本方法涵盖面广、有效性好、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671963.4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地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针对热液型钍矿床成矿模式构建的方法,包括:步骤1、已知热液型钍矿床现有勘查及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步骤2、分析确定已知热液型钍矿床成矿的基本要素;步骤3、对已知热液型钍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步骤4、利用分析测试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厘定各成矿模式要素;步骤5、综合研究进行已知热液型钍矿床成矿模式构建。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厘定热液型钍矿床成矿的关键地质信息,模拟热液型钍成矿的地质过程,首次针对已知典型热液型钍矿床进行成矿模式构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