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570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80006976.0
申请日:2019-10-16
IPC: H01M4/13 , H01M4/74 , H01M4/66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4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结构电极、制造该三维结构电极的方法以及包括该三维结构电极的电化学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a)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包括多根聚合物纤维的多孔无纺布和导电材料三维地、不规则地且连续地连接,以形成在其中形成有互连孔隙结构的聚集体结构;和(b)活性材料层,活性材料层形成与导电层相同的聚集体结构,其中电极活性材料颗粒均匀地填充在形成于聚集体结构中的互连孔隙结构中,从而形成三维填充结构,其中活性材料层形成在上导电层与下导电层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318132.3
申请日:2018-11-07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4 , H01M12/06 , H01M12/08 , H01G11/3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和包含所述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的电化学装置,所述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包含:多孔无纺布,所述多孔无纺布包含多根聚合物纤维;活性材料复合物,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位于所述聚合物纤维之间并具有活性材料粒子和第一导电材料;和第二导电材料,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的外表面上,其中通过所述聚合物纤维形成互连的多孔网络,且所述互连的多孔网络均匀地填充有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和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以形成三维超晶格结构。所述电化学装置具有优异的每单位重量或体积的容量、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104268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830417.0
申请日:2018-11-07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4 , H01M12/06 , H01M12/08 , H01G11/3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和包含所述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的电化学装置,所述具有三维结构的电极包含:多孔无纺布,所述多孔无纺布包含多根聚合物纤维;活性材料复合物,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位于所述聚合物纤维之间并具有活性材料粒子和第一导电材料;和第二导电材料,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位于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的外表面上,其中通过所述聚合物纤维形成互连的多孔网络,且所述互连的多孔网络均匀地填充有所述活性材料复合物和所述第二导电材料以形成三维超晶格结构。所述电化学装置具有优异的每单位重量或体积的容量、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23077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90001131.4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74 , H01M4/62 , H01M2/16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其包括:线缆型电极组件,其包括内电极和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围绕内电极的外表面形成并防止电极的短路;和围绕线缆型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形成的片形外电极,其中在线缆型电极组件中满足下方程式C≥W(C是正交于线缆型电极组件的纵向方向的横截面的周长;W是片形外电极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284582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90000428.3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 H01M4/7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2/1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线缆型电极组件,其具有内部电极、包围所述内部电极的外表面并且防止电极的短路的隔膜层以及包围所述隔膜层的外部电极;缠绕层,其中片型带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周围螺旋卷绕,并且将其包围;以及包围所述缠绕层的外表面的封装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隔膜层或外部电极起泡的现象,因此可增强线缆型二次电池的弯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80004246.2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76 , H01M4/74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准备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包含设置在电池壳中的一侧处的三维多孔正极集电器和设置在电池壳中的另一侧处的三维多孔负极集电器;(S2)将正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正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并将负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负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和(S3)对电池框架加压以进行压制。
-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89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680059730.6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4/74 , H01M4/13 , H01M50/40 , H01M50/10
Abstract: 公开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包括:芯体,其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阳极或阴极的引导部分;片型第一内部电极,其在所述引导部分之间螺旋缠绕在所述芯体表面的外侧上;片型第一分离层,其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外侧上;片型第二内部电极,其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一分离层的外侧上;第二分离层,其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外侧上;以及外部电极,其螺旋缠绕在所述第二分离层的外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90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80003435.3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 , H01M4/75 , H01M4/13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至少一个内电极;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以围绕所述内电极的外表面的方式形成并以防止所述电极短路的方式构造;片型外电极,所述片型外电极围绕所述隔离层或所述内电极并通过螺旋卷绕而形成;以及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以围绕所述片型外电极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片型外电极通过螺旋卷绕来形成以避免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9937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80004323.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柔性电极的制造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柔性电极、以及包含所述柔性电极的锂二次电池,在所述柔性电极中,在没有压延工序的情况下在多孔集电器的孔内和表面上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本发明的柔性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涂覆并干燥具有30%-50%固体含量的活性材料浆料在具有多个孔的多孔集电器上形成活性材料涂层;(ii)通过涂覆并干燥具有30%-50%固体含量的活性材料浆料在由前述步骤形成的活性材料涂层上形成追加的活性材料涂层;和(iii)重复步骤(ii)n次,从而形成多层的活性材料涂层,其中1≤n≤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