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515747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215745.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正极、负极和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在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气体吸附层,并且气体吸附层包括:用于吸附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吸附材料层;和形成在气体吸附材料层的外表面上的、用于防止气体吸附材料层暴露于外部的阻挡层。结果,当组装电池时,不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在最终密封电池之后,阻挡层被电解液溶解,由此有效地吸附仅在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因此,可防止电池的厚度或内压由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增加,由此可大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18629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90000797.8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部袋与下部袋各自的层压板边缘的金属层面对面以非加热方式接合而形成密封部的袋型二次电池,借助于金属层的接合而形成袋外周面密封部,从而具有能够进一步降低或防止从外部的水分侵入可能性及电池中电解液漏液可能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80004286.2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a)在电极片材上部分地涂覆包含电极混合物(electrode mix)和溶剂(solvent)的电极浆料,使得涂覆部分定位成在涂覆部分之间夹有未涂覆部分;(b)干燥涂覆部分以去除溶剂;和(c)辊压经干燥的涂覆部分,其中在工序(c)中,涂覆部分的厚度减小并且电极混合物移动到未涂覆部分,导致未涂覆部分消失。
-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780043438.X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堆叠有多个电极的状态下干燥所述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之间插置吸湿膜;和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其中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或者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卷绕电极片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用吸湿膜卷绕所述电极片;和在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片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其中所述吸湿膜与所述电极片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3438.X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堆叠有多个电极的状态下干燥所述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之间插置吸湿膜;和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其中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或者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卷绕电极片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用吸湿膜卷绕所述电极片;和在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片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其中所述吸湿膜与所述电极片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80002929.X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执行钉刺试验时能够防止短路发生的二次电池。另外,二次电池包括容纳电解质和电极组件于其中的壳体,并且壳体包括暴露于外部的外层、设置在壳体中的内层以及以液相设置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短路防止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680046500.6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5 , H01M50/463 , H01M10/052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其中隔板插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形成有多个孔且所述孔包括凝胶电解液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3142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80036258.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50/538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可制造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容易地改变容量、电压或类似物的二次电池。为此,本发明包括:第一电极层叠体和第二电极层叠体,电极层叠体中阴极、隔膜和阳极交替层叠,阴极、隔膜和阳极的每一个在其周边包括至少一个线段部;及阴极接片和阳极接片,分别具有从阴极和阳极的线段部突出的形状,其中阴极、隔膜和阳极层叠而使它们的线段部面对彼此,阴极接片层叠而使阴极接片面对彼此,由此形成阴极接片束,阳极接片层叠而使阳极接片面对彼此,由此形成阳极接片束,第二电极层叠体连接至第一电极层叠体的侧部,并且第一电极层叠体的阴极接片束和阳极接片束连接至第二电极层叠体的阴极接片束和阳极接片束,这些电极接片束彼此相同或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610960.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正极、负极和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在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气体吸附层,并且气体吸附层包括:用于吸附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吸附材料层;和形成在气体吸附材料层的外表面上的、用于防止气体吸附材料层暴露于外部的阻挡层。结果,当组装电池时,不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在最终密封电池之后,阻挡层被电解液溶解,由此有效地吸附仅在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因此,可防止电池的厚度或内压由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增加,由此可大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