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气体吸附层的电池壳体和包括该电池壳体的电池单元

    公开(公告)号:CN209515747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215745.6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正极、负极和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在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气体吸附层,并且气体吸附层包括:用于吸附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吸附材料层;和形成在气体吸附材料层的外表面上的、用于防止气体吸附材料层暴露于外部的阻挡层。结果,当组装电池时,不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在最终密封电池之后,阻挡层被电解液溶解,由此有效地吸附仅在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因此,可防止电池的厚度或内压由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增加,由此可大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极涂覆设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524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80003891.8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节电极浆料温度的电极涂覆设备。此外,用于将电极浆料施加至电极集电器的所述电极涂覆设备包括:存储所述电极浆料的存储部;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电极浆料排放至电极集电器的排放部;和对所述排放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电极干燥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780043438.X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堆叠有多个电极的状态下干燥所述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之间插置吸湿膜;和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其中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或者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卷绕电极片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用吸湿膜卷绕所述电极片;和在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片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其中所述吸湿膜与所述电极片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

    电极干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3438.X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堆叠有多个电极的状态下干燥所述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之间插置吸湿膜;和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其中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或者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卷绕电极片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用吸湿膜卷绕所述电极片;和在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片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其中所述吸湿膜与所述电极片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

    锂离子二次电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142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80036258.9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公开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可制造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容易地改变容量、电压或类似物的二次电池。为此,本发明包括:第一电极层叠体和第二电极层叠体,电极层叠体中阴极、隔膜和阳极交替层叠,阴极、隔膜和阳极的每一个在其周边包括至少一个线段部;及阴极接片和阳极接片,分别具有从阴极和阳极的线段部突出的形状,其中阴极、隔膜和阳极层叠而使它们的线段部面对彼此,阴极接片层叠而使阴极接片面对彼此,由此形成阴极接片束,阳极接片层叠而使阳极接片面对彼此,由此形成阳极接片束,第二电极层叠体连接至第一电极层叠体的侧部,并且第一电极层叠体的阴极接片束和阳极接片束连接至第二电极层叠体的阴极接片束和阳极接片束,这些电极接片束彼此相同或不同。

    具有气体吸附层的电池壳体和包括该电池壳体的电池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610960.4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正极、负极和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在电池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气体吸附层,并且气体吸附层包括:用于吸附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气体吸附材料层;和形成在气体吸附材料层的外表面上的、用于防止气体吸附材料层暴露于外部的阻挡层。结果,当组装电池时,不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在最终密封电池之后,阻挡层被电解液溶解,由此有效地吸附仅在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因此,可防止电池的厚度或内压由于电池中产生的气体而增加,由此可大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