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808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02914.3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6 , H01M4/75 , H01M4/04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74 , C01B2202/06 , C01B2202/36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13 , H01M4/66 , H01M4/661 , H01M4/663 , H01M4/7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10S977/752 , Y10S977/842 , Y10S977/892 , Y10S977/9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集电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使用所述方法制造的电极集电器的电极。具体地,本文中提供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集电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电极集电器的表面上形成CNT涂层以提高导电性,以及包含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电极集电器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380.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2/1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2/10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Y10S977/742 , Y10S977/842 , Y10S977/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正极集电器;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电器的表面上并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碳纳米管;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导电层包含由多个第二碳纳米管形成的多孔网络结构,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10体积%的孔隙率。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的强度特性以及优异的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和内部形成导电网络而在保持所述活性材料层中的材料电阻低的同时显著降低电荷传递电阻,由此,可以显著改善电池的输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80005012.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包括:正极集电器;设置在正极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下部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设置在下部正极活性材料层上的上部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下部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90%或以上的球型碳质导电材料作为导电材料,上部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90%或以上的针型碳质导电材料作为导电材料,并且下部正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大于上部正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导电材料的含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3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680052380.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正极集电器;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电器的表面上并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碳纳米管;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导电层包含由多个第二碳纳米管形成的多孔网络结构,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10体积%的孔隙率。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的强度特性以及优异的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和内部形成导电网络而在保持所述活性材料层中的材料电阻低的同时显著降低电荷传递电阻,由此,可以显著改善电池的输出特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