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的电绝缘性能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26028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3258.1

    申请日:2009-01-2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阴极,其中在阴极集电器的两个表面提供的阴极活性材料覆盖层彼此纵向偏离;以及阳极,其具有在阳极集电器上提供的至少一个阳极活性材料覆盖层;所述阴极和阳极被卷绕以面向彼此,同时分隔层置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阴极的卷绕始部和卷绕末部中的至少之一被提供了阴极无覆盖部分以用于阴极引线的安装。绝缘体带在一个如下位置被附接至阴极活性材料覆盖层的边界,在该位置处阳极活性材料覆盖层面向阴极的未包含阴极活性材料覆盖层的无覆盖部分,从而实现电池的增强的电绝缘性能和由此增强安全性。

    具有切口凹槽的矩形可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2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080042832.X

    申请日:2010-09-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矩形可充电电池,其中由阳极、阴极和分隔膜构成的电极组件气密地密封在矩形电池盒中;其中电池盒由矩形主盒体和盒盖构成,所述主盒体在其上部边缘开口并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盒盖与主盒体的开口的上部边缘相连并包括电极端子;主盒体的厚度不超过0.4mm;在主盒体上表现出不超过盒在高压状态下的最大应力(SMAX)的40%的应力分布处,形成有线状切口凹槽,其在电池内部出现高压时破裂;并且切口凹槽的结构使得主盒体的剩余厚度(“排放口厚度”)从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中央逐渐变薄。

    具有切口凹槽的矩形可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2832.X

    申请日:2010-09-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矩形可充电电池,其中由阳极、阴极和分隔膜构成的电极组件气密地密封在矩形电池盒中;其中电池盒由矩形主盒体和盒盖构成,所述主盒体在其上部边缘开口并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盒盖与主盒体的开口的上部边缘相连并包括电极端子;主盒体的厚度不超过0.4mm;在主盒体上表现出不超过盒在高压状态下的最大应力(SMAX)的40%的应力分布处,形成有线状切口凹槽,其在电池内部出现高压时破裂;并且切口凹槽的结构使得主盒体的剩余厚度(“排放口厚度”)从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中央逐渐变薄。

    具有增强的电绝缘性能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81747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196.9

    申请日:2009-02-27

    Abstract: 公开的是一种电池,其包括被盘绕成以其间介入隔离物的方式彼此面对的阴极和阳极。阴极集流体的两个表面都设置有阴极活性材料涂层,以在该阴极的盘绕开始部分不设置阴极未涂敷部。用于安装阴极引线的阴极未涂敷部仅被设置在该阴极的盘绕结束部分。绝缘带在该阴极的盘绕结束部分被附接至面对该阳极的阴极活性材料涂层的边界。在不含该阴极活性材料涂层的非涂敷部与阳极活性材料涂层彼此面对的位置将该绝缘带设置到该阴极活性材料涂层的边界,增强了电池的电绝缘性能,从而实现了电池的安全性。

    改进结构的卷筒以及包括这种卷筒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66821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02479.7

    申请日:2011-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H01M10/0431 H01M10/052 H01M10/0587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卷筒,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在正极和负极经隔膜彼此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卷裹正极和负极而构造的卷筒型电极组件(“卷筒”),其中,所述正极具有形成在正极集电器至少一侧的正极活性材料涂覆部分,所述负极具有形成在负极集电器至少一侧的负极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其中,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彼此相邻以最小化放电期间由正极电流和负极电流产生的磁场,其中,所述正极极耳被安装在正极的未涂覆部分以使该正极极耳相对于正极的纵向向上倾斜预定的角度,所述负极极耳被安装在负极的未涂覆部分以使该负极极耳相对于负极的纵向向上倾斜预定的角度,且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位于卷裹后的卷筒的外侧端处,并且本发明公开了包括这种卷筒的二次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