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80019062.3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二次电池正极用浆料组合物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方法包括:混合磷酸铁锂基正极活性材料、分散剂和溶剂来制备正极活性材料预分散体的步骤,和将导电剂、粘合剂和附加溶剂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预分散体进一步混合来制备正极用浆料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67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80026580.X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9J7/24 , C09J7/38 , C09J133/04 , G02F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26 , B32B5/18 , B32B7/12 , B32B17/066 , B32B27/065 , B32B2250/03 , B32B2255/26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6 , B32B2264/02 , B32B2266/0242 , B32B2457/20 , C09J7/385 , C09J133/04 , C09J2433/006 , H04N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酸泡沫粘结带,其包括:丙烯酸泡沫层,使丙烯酸类泡沫层形成用组合物固化而成,以及粘结层,与上述丙烯酸泡沫层的一面相接;上述丙烯酸泡沫层的剪切强度在约5kg/cm2至约15kg/cm2。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3765.6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H01M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02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制备负极的方法及包含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负极包括:电极集电体;和形成于上述电极集电体上的多层活性物质层,其中上述多层活性物质层包含: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的一次负极活性材料层;和包含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二次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相对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而言具有较低的压实密度及较大的平均粒子大小,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及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包含结晶质类碳。本发明的负极在压延工序之后也能提高电极表面的孔隙率,并能提高离子向电极内部的移动性,因此能够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充电特性及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2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80000767.2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3 , H01M4/58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呈多层结构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括:电极集电体;一次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形成于所述电极集电体上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二次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所述一次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并包含相对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而言具有较低的压实密度及较大的平均粒子大小的第二负极活性物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负极,通过在电极集电体上包括含负极活性物质的压实密度及平均粒子大小不同的两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多层活性物质层,从而在压延工序之后也能提高电极表面的孔隙率,并能提高离子向电极内部的移动性,因此,能够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充电特性及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4806.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浆料,包含锂钛氧化物(LTO);含有极性OH基团和非极性烷基的分散剂;粘合剂;和溶剂,并且即使具有高固体含量,也具有合适的粘度;以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09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80055611.3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56 , C01P2004/51 , C08K3/04 , C08L15/005 , C09C1/48 , C09C3/10 , H01B1/24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4/6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炭黑分散液,其包含炭黑、分散介质和具有根据以下数学式1计算出的0.5重量%至40重量%的残余双键(RDB)值的部分氢化的丁腈橡胶,其中所述炭黑的分散粒径具有0.1μm至2μm的粒度分布D50;所述炭黑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炭黑分散液制备电极浆料和电极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2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80019449.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B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复合颗粒充分确保固体电解质和电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反应位点,因此不会出现容量和输出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颗粒包含通过形状改性而在形状上为球形的碳材料(例如片状石墨)的碳颗粒,以及填充在所述颗粒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从而活性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并且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路径延伸到活性材料颗粒的内部并保持在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1027.5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10/0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卷芯中的条状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条状电极组件卷绕成圆柱形以在其核心部形成空腔,所述条状电极包括:条状电极集流体;形成在所述条状电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形成在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上的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层,其中,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层所形成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长度,使得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可以暴露于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8303.X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由聚集石墨片的球形粒子构成的天然石墨粒子,所述球形粒子的外表面未涂布碳基材料,其中所述粒子的表面在拉曼光谱的R值[R=I1350/I1580](I1350为约1350cm-1的拉曼强度,且I1580为约1580cm-1的拉曼强度)为0.30~1.0的范围内具有至少0.3的非晶化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80021027.5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10/0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卷芯中的条状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条状电极组件卷绕成圆柱形以在其核心部形成空腔,所述条状电极包括:条状电极集流体;形成在所述条状电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形成在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上的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层,其中,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层所形成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长度,使得第一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可以暴露于外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