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1304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80012438.8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具有卷绕部;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磁芯部;以及内侧夹设构件,确保所述卷绕部与所述内侧磁芯部之间的绝缘,其中,所述内侧夹设构件具备由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的内周面侧凹陷而厚度变薄的薄壁部以及厚度相比所述薄壁部变厚的厚壁部,所述内侧磁芯部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相对的外周面具备磁芯侧凸部,该磁芯侧凸部具有沿着所述薄壁部的内周面形状的形状,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1.1mm以上且2.5mm以下,在所述内侧磁芯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存在空隙,所述内侧夹设构件与所述卷绕部实质上紧贴。

    电抗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80012402.X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具有卷绕部;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磁芯部;以及内侧夹设构件,确保所述卷绕部与所述内侧磁芯部之间的绝缘,其中,所述内侧夹设构件具备由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的内周面侧凹陷而厚度变薄的薄壁部以及厚度相比所述薄壁部变厚的厚壁部,所述内侧磁芯部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相对的外周面具备磁芯侧凸部,该磁芯侧凸部具有沿着所述薄壁部的内周面形状的形状,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1.1mm以上且2.5mm以下,所述内侧磁芯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实质上紧贴,而且,所述内侧夹设构件与所述卷绕部实质上紧贴。

    线束
    7.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421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777428.2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对接合有多条电线的导体的接合部赋予高防水性的线束。线束具有:第一电线束,包括多条电线;第二电线束,包括比所述第一电线束中的所述电线的条数少的条数的电线;接合部;以及防水部,所述接合部将所述第一电线束和所述第二电线束的所述电线的导体露出的露出部接合,所述防水部将所述接合部、所述第一电线束的绝缘包覆部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电线束的绝缘包覆部的表面用树脂材料包覆为一体,第一包覆长度比第二包覆长度长,所述第一包覆长度是由所述防水部将所述第一电线束的所述绝缘包覆部的表面包覆的区域的长度,所述第二包覆长度是由所述防水部将所述第二电线束的所述绝缘包覆部的表面包覆的区域的长度。

    电抗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80012402.X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具有卷绕部;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磁芯部;以及内侧夹设构件,确保所述卷绕部与所述内侧磁芯部之间的绝缘,其中,所述内侧夹设构件具备由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的内周面侧凹陷而厚度变薄的薄壁部以及厚度相比所述薄壁部变厚的厚壁部,所述内侧磁芯部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相对的外周面具备磁芯侧凸部,该磁芯侧凸部具有沿着所述薄壁部的内周面形状的形状,所述薄壁部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1.1mm以上且2.5mm以下,所述内侧磁芯部与所述内侧夹设构件实质上紧贴,而且,所述内侧夹设构件与所述卷绕部实质上紧贴。

    电抗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9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0093.2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7/00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其具备:线圈,其具有卷绕部,所述卷绕部由多个匝形成,所述多个匝通过绕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磁芯,其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内的部分;壳体,其收纳组合体,所述组合体具有所述线圈和所述磁芯;以及填充材料,其包含树脂且被填充到所述壳体内,所述卷绕部具备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缘突出的露出部,所述填充材料具备埋设部和匝介入部,所述埋设部将所述组合体的一部分埋设并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缘以下的表面,所述匝介入部与所述埋设部连续并介入于所述露出部的各匝之间,各匝介入部的表面的位置比所述埋设部的表面的位置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