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7848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3775.4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钎焊处理后维持高耐腐蚀性,并具有良好的钎焊性的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一种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所述铝合金钎焊板是具有芯材和在该芯材的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钎料的铝合金钎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由Al-Mn系合金或Al-Mn―Cu系合金构成,所述钎料由含有Si:2~8质量%和Zn:1~9质量%的Al-Si-Zn系合金构成,所述钎料的钎焊温度下的液相率X(%)与钎料厚度Y(μm),满足下式(1)~(3),(1)30≤X≤80,(2)Y≥25,(3)1000≤X×Y≤24000,钎焊后的所述芯材上的钎料中残存的α相的平均长度,满足残存钎料厚度的80%以上和70μm以上中的至少一者。

    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7848079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680043775.4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钎焊处理后维持高耐腐蚀性,并具有良好的钎焊性的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一种铝合金钎焊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热交换器,所述铝合金钎焊板是具有芯材和在该芯材的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钎料的铝合金钎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由Al-Mn系合金或Al-Mn―Cu系合金构成,所述钎料由含有Si:2~8质量%和Zn:1~9质量%的Al-Si-Zn系合金构成,所述钎料的钎焊温度下的液相率X(%)与钎料厚度Y(μm),满足下式(1)~(3),(1)30≤X≤80,(2)Y≥25,(3)1000≤X×Y≤24000,钎焊后的所述芯材上的钎料中残存的α相的平均长度,满足残存钎料厚度的80%以上和70μm以上中的至少一者。

    铝合金包覆材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1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13635.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包覆材,其用于以无助焊剂的方式稳定地进行钎焊。所述铝合金包覆材为在芯材的一面配置牺牲材料且在另一面包覆Al‑Si‑Mg‑Bi系钎料,并且在牺牲材料的与芯材侧相反的一侧的一面配置Al‑Si‑Mg‑Bi系钎料而成的4层的铝合金包覆材,其中,钎料含有Si:6.0~14.0%、Mg:0.05~1.5%、Bi:0.05~0.25%、Sr:0.0001~0.1%,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Bi+Mg)×Sr≤0.1,在钎料中所包含的Mg‑Bi系化合物中,在钎焊前的表层面方向上,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1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存在多于20个,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野中为小于2个,芯材含有Mn:1.0~1.7%、Si:0.2~1.0%、Fe:0.1~0.5%、Cu:0.1~0.7%,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铝合金包覆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1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13559.7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包覆材,其用于以无助焊剂的方式稳定地进行钎焊。在芯材的两面配置有钎料,所述钎料含有Si:6.0~14.0%、Fe:0.05~0.3%、Mg:0.02~1.5%、Bi:0.05~0.25%、Sr:0.0001~0.1%,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Bi+Mg)×Sr≤0.1,关于钎料的Mg‑Bi系化合物,在钎焊前的表层面方向的观察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1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10000μm2中为多于20个,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10000μm2中为小于2个,芯材含有Mn:0.8~1.8%、Si:0.01~1.0%、Fe:0.1~0.5%,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钎焊热处理后,在pH3的5%NaCl溶液中且在室温下测定的钎料层的阴极电流密度为0.1mA/cm2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