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800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80032578.9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在减压装置(13)的主体部(30)形成有使从冷媒流入口(31)流入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33)、使从回旋空间(33)流出的冷媒减压的节流空间(34b)、以及配置在比节流空间(34b)靠冷媒流动下游侧的位置且以使内部的冷媒压力变得均匀的方式形成的下游侧空间(34c)。由此,能够使在回旋空间(33)内压力下降了的冷媒向节流空间(34b)流入,从而抑制产生沸腾延迟所引发的噪声产生原因,并能够使因冷媒的减压而产生的冲击波在下游侧空间(34c)内衰减,能够抑制冲击波向减压装置下游传播而引起的制冷循环系统内的噪声产生。即,能够抑制适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减压装置的噪声产生原因。

    喷射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9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80059775.X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在加热侧喷射器(15)的加热侧主体部(15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加热侧喷嘴部(15a)的冷媒喷射口(15c)到加热侧扩压部(15g)的入口部(15h)的范围内,形成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的混合部(15e)。此外,混合部(15e)形成为冷媒通路面积朝向冷媒流下游侧逐渐缩小的形状,入口部(15h)的冷媒通路面积设定为比冷媒喷射口(15c)的冷媒通路面积小。由此,在混合部(15e)内使混合冷媒的流速减速至比二相音速αh低的值,抑制加热侧扩压部(15g)内的冲击波的产生,使加热侧扩压部(15g)中的升压性能稳定化。

    减压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8001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32578.9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在减压装置(13)的主体部(30)形成有使从冷媒流入口(31)流入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33)、使从回旋空间(33)流出的冷媒减压的节流空间(34b)、以及配置在比节流空间(34b)靠冷媒流动下游侧的位置且以使内部的冷媒压力变得均匀的方式形成的下游侧空间(34c)。由此,能够使在回旋空间(33)内压力下降了的冷媒向节流空间(34b)流入,从而抑制产生沸腾延迟所引发的噪声产生原因,并能够使因冷媒的减压而产生的冲击波在下游侧空间(34c)内衰减,能够抑制冲击波向减压装置下游传播而引起的制冷循环系统内的噪声产生。即,能够抑制适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减压装置的噪声产生原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