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模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77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80048318.5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一种扇出型封装构造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元件(11),在表面(11a)具有第1电极焊盘(111)和第2电极焊盘(112);封固件(12),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覆盖半导体元件中的将上述表面和背面(11b)相连的侧面(11c);以及再布线层(13),覆盖半导体元件的表面及封固件的一部分。再布线层具有:绝缘层(131),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第1再布线(132),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半导体元件的侧面与封固件的边界之上;以及第2再布线(133),与第2电极焊盘电连接,并且至少一部分跨第1再布线而延伸设置至半导体元件的外轮廓的外侧,与第1再布线在电气上独立。

    元件封装以及半导体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89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80052928.2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元件封装(40)具备半导体元件(41)、再布线层(42)以及密封树脂体(45)。半导体元件(41)具备:半导体衬底(410),具有元件区域(412)及划线区域(413);源极电极及焊盘,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一面(410a);以及保护膜(411),配置在一面中的元件区域上。密封树脂体包含以具有不超过保护膜的上表面的缘部(411d)的高度的方式配置在划线区域(413)的一面上的密封树脂体(45S)。再布线层配置在保护膜到划线区域上的密封树脂体的范围中。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模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281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80028696.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元件(11)、与半导体元件的背面(11b)侧接合的导电体(10)和将半导体元件的侧面(11c)及导电体的一部分覆盖的密封件(12)。半导体装置具备再布线层(15),该再布线层具有将半导体元件的表面(11a)及密封件的一部分覆盖的绝缘层(151)、与半导体元件连接的第1电极(13)及第2电极(14)、将第1电极中的从绝缘层露出的部分覆盖的导电性的第1外部露出层(152)、和将第2电极中的从绝缘层露出的部分覆盖的导电性的第2外部露出层(153)。第2电极的与半导体元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延伸设置到再布线层中的半导体元件的外轮廓外侧的位置。第2外部露出层将第2电极中的位于半导体元件的外轮廓外侧的一部分区域覆盖。导电体的与半导体元件的背面接合的上表面(10a)的相反侧的下表面(10b)从密封件露出。

    半导体模组及用于该半导体模组的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322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80021722.9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经由接合件而与引线框电连接。一种半导体模组,具备:第1散热部件(1、7);半导体装置(2),具备半导体元件(20)、将其周围覆盖的封固件(21)、以及再布线层(24),搭载在第1散热部件上,上述再布线层具备与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第1布线(26)及第2布线(27),形成在半导体元件及封固件之上;第2散热部件(3、7),配置在半导体装置上;引线框(4),经由接合件第1散热部件的一部分、半导体装置、以及第2散热部件的一部分覆盖。半导体装置的一部分从第(5)而与半导体装置电连接;以及封固件(6),将(56)对比文件US 2005133896 A1,2005.06.23JP 2011091259 A,2011.05.06JP 2012243890 A,2012.12.10王辉;王德宏.半导体激光器焊接的热分析.微纳电子技术.2008,(07),全文.阳英;柴广跃;段子刚;高敏;张浩希.基于ANSYS的大功率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热分析.电子与封装.2008,(09),全文.

    半导体模组及用于该半导体模组的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322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1722.9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模组,具备:第1散热部件(1、7);半导体装置(2),具备半导体元件(20)、将其周围覆盖的封固件(21)、以及再布线层(24),搭载在第1散热部件上,上述再布线层具备与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第1布线(26)及第2布线(27),形成在半导体元件及封固件之上;第2散热部件(3、7),配置在半导体装置上;引线框(4),经由接合件(5)而与半导体装置电连接;以及封固件(6),将第1散热部件的一部分、半导体装置、以及第2散热部件的一部分覆盖。半导体装置的一部分从第2散热部件中的与半导体装置面对的另一面(3b)的外轮廓伸出,第2布线的一端延伸设置至半导体装置中的从另一面的外轮廓伸出的部分,一端经由接合件而与引线框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