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环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8224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80009061.9

    申请日:2004-04-01

    Inventor: 羽鸟重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441

    Abstract: 一种密封环,在密封环(5)的侧面分离地设置有数个向内周面(23)和该侧面敞开的、作为凹部的第1倾斜面(51)。相邻的倾斜面(51)之间的柱部(54)成为滑动接触面,第1倾斜面(51)的两侧的端部成为向柱部(54)收敛的、作为圆滑的圆锥状的倾斜面的收敛部(52)。在柱部(54)上形成有第2倾斜面(57)。

    密封环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8376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80009061.9

    申请日:2004-04-01

    Inventor: 羽鸟重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441

    Abstract: 一种密封环,在密封环(5)的侧面分离地设置有数个向内周面(23)和该侧面敞开的、作为凹部的第1倾斜面(51)。相邻的倾斜面(51)之间的柱部(54)成为滑动接触面,第1倾斜面(51)的两侧的端部成为向柱部(54)收敛的、作为圆滑的圆锥状的倾斜面的收敛部(52)。在柱部(54)上形成有第2倾斜面(57)。

    密封圈及密封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27007U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20349752.5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圈及密封装置。该密封圈在周向的一个部位设有相互分离对置的开口,在开口两端的内周侧形成有从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沿轴向贯通密封圈本体的对接面,在一方的开口部形成有从对接面的外周端部沿周向延伸而将密封圈分离成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分离面,在分离面的轴向上侧形成有从周向的中间位置朝向半径方向延伸至外周面的分离端面,在分离面上的轴向上下形成有突起部和台阶部,在另一方的开口部使对接面的外周侧朝向周向在轴向上下突出不同的长度,在轴向上下分别形成台阶部和突起部。具有使一方的开口的外周侧的突起部和另一方的开口的外周侧的台阶部配合并使一方的开口的外周侧的台阶部和另一方的开口的突起部配合的开口结构。

    密封圈及密封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27030U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20349724.3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性良好且流体的密封特性优良的密封圈及密封装置。该密封圈在周向的一个部位设有相互分离对置的开口,在开口两端的内周侧,形成有从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沿轴向贯通密封圈本体的对接面,在一方的开口端部的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在另一方的开口端部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台阶部及外周侧突起部,形成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相互配合的开口结构。

    密封环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14733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04699.1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在不依赖于安装方向和油温或油压的情况下流体的密封性优良的密封环,特别是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工作油等油的泄漏的密封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环,在圆周方向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彼此分开而相对的接缝,所述接缝结构中,从径向外周侧观察时,接缝的一个端面为在圆周方向上为V字形的第一切断面,接缝的另一个端面为与V字形的第一切断面相对应的山形的第二切断面,第一切断面相对于与轴线方向垂直的侧面具有7~20度的倾斜角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