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6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90756.7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吉川政昭 , 关贵之 , 荒井裕司 , 吉永洋 , 民部隆一 , 濑下卓弥 , 田卷俊太郎 , 山本武志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斋藤一哉 , 池渊丰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IPC: G03G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实现对热的有效利用而提供一种有效地配置反射构件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定影带(21);夹持形成构件(24,其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抵接;对向构件(22),其在与夹持形成构件(24)相向而对的位置处抵接到定影带(21)的外周面上;支持构件(25),其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支持夹持形成构件(24);加热机构(23),其从定影带(21)的内周侧来加热定影带(21),并在定影带(21)的外周侧,在其圆周方向上支持构件(25)接近定影带(21)的位置中,设置有对来自于定影带(21)侧的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27)。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10562751.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川田哲平 , 佐藤雅彦 , 石井贤治 , 吉川政昭 , 吉永洋 , 内谷武志 , 小川祯史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长谷岳诚 , 斋藤一哉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吉浦有信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可回转的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在与定影带(21)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加热定影带(21);以及带保持部件,可回转地保持定影带(21)的端部。夹持部形成部件(24)的从夹持部(N)中心位于上游侧的长度比位于下游侧的长度长。提供能减轻对带的负荷、防止带破损或断裂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62751.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川田哲平 , 佐藤雅彦 , 石井贤治 , 吉川政昭 , 吉永洋 , 内谷武志 , 小川祯史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长谷岳诚 , 斋藤一哉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吉浦有信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可回转的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在与定影带(21)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加热定影带(21);以及带保持部件,可回转地保持定影带(21)的端部。夹持部形成部件(24)的从夹持部(N)中心位于上游侧的长度比位于下游侧的长度长。提供能减轻对带的负荷、防止带破损或断裂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55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54732.6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岩谷直毅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吉永洋 , 小川祯史 , 内谷武志 , 高木启正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长谷岳诚 , 后藤创 , 吉浦有信 , 川田哲平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斋藤一哉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15/2017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定影装置包括:环状定影带(21);夹持部形成部件(24),配设在定影带(21)的内侧;支承部件(25),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24);对向旋转体(22),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相接,形成夹持部(N);加热源(23),在夹持部(N)以外地方用辐射热直接加热定影带(21);以及反射部件(26),反射加热源(23)的热。支承部件(25)包括与夹持部形成部件(24)接触的基部(25a),以及从该基部(25a)朝推压方向立起的二个立起部(25b)。加热源(23)的发热部的局部配设在围住基部(25a)和立起部(25b)的位置,发热部的其它部分配设在不围住基部(25a)和立起部(25b)的位置。提供能一边防止发生扭折一边效率良好地加热带的定影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07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554698.2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后藤创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小川祯史 , 今田高广 , 高木启正 , 斋藤一哉 , 岩谷直毅 , 下川俊彦 , 山地健介 , 川田哲平 , 长谷岳诚 , 汤浅周太郎 , 瀬下卓弥 , 内谷武志 , 吉浦有信 , 铃木明 , 吉永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4 , G03G15/2053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圆滑地维持带的转动的同时,能够防止带的破损或破裂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夹持形成部件(24)具有由夹持部(N)的形状决定的底座垫(241),该底座垫(241)包括借助于定影带(21)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接触面(50),和从接触面(50)向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后,定影带(21)滑动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延伸面(51),以及从延伸面(51)被平滑地连续设置到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曲面(52)。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0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99348.8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吉浦有信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小川祯史 , 今田高广 , 高木启正 , 斋藤一哉 , 岩谷直毅 , 下川俊彦 , 山地健介 , 川田哲平 , 长谷岳诚 , 汤浅周太郎 , 瀬下卓弥 , 内谷武志 , 后藤创 , 铃木明 , 吉永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28 , G03G2215/2035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带,所述定影带是可旋转的且是环形的;带保持构件,所述带保持构件在轴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保持所述定影带;热源,所述热源加热所述定影带;夹合形成构件,所述夹合形成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带内部;对置转动体,所述对置转动体通过经由所述定影带而在所述对置转动体和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夹合部,和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延伸靠近所述夹合部且将记录介质从所述定影带的表面分离。所述分离构件的前端设有后退部和处于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后退部的位置不同位置的接近部。所述接近部被设置成比所述后退部被设置之处更靠近所述夹合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08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599347.3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高木启正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吉永洋 , 小川祯史 , 今田高广 , 斋藤一哉 , 岩谷直毅 , 下川俊彦 , 山地健介 , 川田哲平 , 长谷岳诚 , 汤浅周太郎 , 瀬下卓弥 , 内谷武志 , 吉浦有信 , 后藤创 , 铃木明
IPC: G03G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89 , G03G15/2053 , G03G15/206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根据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形定影带,其加热和融化调色剂图像并具有柔性;静止部件,其静止设置在定影带的内周面侧,并在压力下接触以形成辊隙部分;以及加强部件,其静止设置在定影带的内周面侧,并与静止部件相抵接。如果假定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辊隙部分的长度被设为A;且静止部件和加强部件相互抵接的上游侧抵接部分与下游侧抵接部分间的长度被设为B,建立以下的关系:A<B,且间隔B包括间隔A。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317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18787.X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石井贤治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吉永洋 , 内谷武志 , 小川祯史 , 高木启正 , 岩谷直毅 , 瀬下卓弥 , 今田高广 , 后藤创 , 长谷岳诚 , 斋藤一哉 , 下川俊彦 , 汤浅周太郎 , 川田哲平 , 吉浦有信 , 山地健介 , 铃木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 , G03G15/2053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缩短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装置的高速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定影不良,并且,浸渍有润滑剂后覆盖设置在固定部件里的片材状部件不容易破损断裂,即使在历时中,也能够稳定地减轻定影带和固定部件在夹持部中的滑动阻力。由低摩擦材料构成并浸渍有润滑剂的片材状部件(22)在夹持部的位置处沿着固定部件(26)的圆周方向被覆盖设置后在宽度方向里介在于固定部件(26)和定影带(21)之间。然后,片材状部件(22)相对于固定部件(26)至少在夹持部的位置,和相对于夹持部的位置为圆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是借助于粘帖部件(49)在宽度方向里被固定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599348.8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吉浦有信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小川祯史 , 今田高广 , 高木启正 , 斋藤一哉 , 岩谷直毅 , 下川俊彦 , 山地健介 , 川田哲平 , 长谷岳诚 , 汤浅周太郎 , 瀬下卓弥 , 内谷武志 , 后藤创 , 铃木明 , 吉永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28 , G03G2215/2035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带,所述定影带是可旋转的且是环形的;带保持构件,所述带保持构件在轴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保持所述定影带;热源,所述热源加热所述定影带;夹合形成构件,所述夹合形成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带内部;对置转动体,所述对置转动体通过经由所述定影带而在所述对置转动体和所述定影带之间形成夹合部,和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延伸靠近所述夹合部且将记录介质从所述定影带的表面分离。所述分离构件的前端设有后退部和处于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后退部的位置不同位置的接近部。所述接近部被设置成比所述后退部被设置之处更靠近所述夹合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554698.2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后藤创 , 佐藤雅彦 , 吉川政昭 , 石井贤治 , 小川祯史 , 今田高广 , 高木启正 , 斋藤一哉 , 岩谷直毅 , 下川俊彦 , 山地健介 , 川田哲平 , 长谷岳诚 , 汤浅周太郎 , 瀬下卓弥 , 内谷武志 , 吉浦有信 , 铃木明 , 吉永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4 , G03G15/2053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圆滑地维持带的转动的同时,能够防止带的破损或破裂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夹持形成部件(24)具有由夹持部(N)的形状决定的底座垫(241),该底座垫(241)包括借助于定影带(21)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接触面(50),和从接触面(50)向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延伸后,定影带(21)滑动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延伸面(51),以及从延伸面(51)被平滑地连续设置到记录媒介搬送方向上游侧里,并且不与对向转动体(22)接触的曲面(5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