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装置和成像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2808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44724.9

    申请日:2006-09-18

    Abstract: 一种转印装置,其接收承载在图像载体上的可视图像并且将所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所述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元件;加热元件;缝隙形成元件;和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将记录介质引导进入转印元件和缝隙形成元件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如此布置使得基本上形成V型,所述V型的尖端朝向所述缝隙。在所述尖端的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5毫米。

    转印装置和成像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2858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10144724.9

    申请日:2006-09-18

    Abstract: 一种转印装置,其接收承载在图像载体上的可视图像并且将所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所述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元件;加热元件;缝隙形成元件;和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将记录介质引导进入转印元件和缝隙形成元件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如此布置使得基本上形成V型,所述V型的尖端朝向所述缝隙。在所述尖端的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5毫米。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0769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64105.6

    申请日:2006-08-30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配备有图像承载部件、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通过使用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为辊形或带形并承载调色剂图像T的转印定影部件13、对转印定影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15以及为辊形并与转印定影部件形成转印定影间隙N的加压部件14。转印定影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T被同时转印和定影到穿过转印定影间隙的记录介质P上,以将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此时,间隙时间,即记录介质穿过转印定影间隙的所要时间被设定为30ms或更短,调色剂至少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在由GPC测量得到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分子量为5000至15000的区域内有主峰,分子量为30000或更高的组分含量为0.05%或更低,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值Mw/Mn为2至6。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5243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64105.6

    申请日:2006-08-30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配备有图像承载部件、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通过使用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为辊形或带形并承载调色剂图像T的转印定影部件13、对转印定影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15以及为辊形并与转印定影部件形成转印定影间隙N的加压部件14。转印定影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T被同时转印和定影到穿过转印定影间隙的记录介质P上,以将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此时,间隙时间,即记录介质穿过转印定影间隙的所要时间被设定为30ms或更短,调色剂至少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在由GPC测量得到的分子量分布中在分子量为5000至15000的区域内有主峰,分子量为30000或更高的组分含量为0.05%或更低,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值Mw/Mn为2至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