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6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880109486.5

    申请日:2008-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能够通过关注最大弯曲角和最小弯曲角来消除节距长度和销形状的随机布置中的不适宜的布置,从而不仅降低噪声,还能增强耐用性。就节距长度而言,存在两种链节:具有小节距长度的链节(L1)和具有大节距长度的链节(L2);就销形状而言,存在两种销:具有大曲率滚动接触面的销(P1)和具有小曲率滚动接触面的销(P2)。对各种布置分析链节元件与相对旋转角之间的关系,并且消除具有增大的最大弯曲角的布置(例如组合(L2、P2)在链条前进方向上紧随在组合(L1、P1)之后的布置)或者具有太小的最小弯曲角的布置。

    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71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0980107135.5

    申请日:200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为了抑制动力传动链中的微振磨损,从链宽度方向(W)观察链直线区域时,链的第一销(3)的平坦部(18)在倾斜方向(D)上延伸。通过沿着倾斜方向的第一销(3)的整个高度(h)的中央位置并且与上述倾斜方向(D)正交的假想线(L1)与上述平坦部(18)交叉,从而形成交点(P0)。通过接触部(A0)并且在链行进方向(X)上延伸的假想线(L2)在交点(P0)和平坦部(18)的一端(P1)之间与平坦部(18)交叉,从而形成交点(P2)。在倾斜方向(D)上,设交点(P0)与交点(P2)的距离为h1,设交点(P2)和平坦部(18)的一端(P1)的距离为h2时,0.1·h1≤h2。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5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880108710.9

    申请日:2008-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24 F16G5/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消除了节距长度和销形状的随机排列中的不适宜的排列,从而更多地降低了噪声。节距长度分为两种:具有较小节距长度的链节(L1)和具有较大节距长度的链节(L2),并且销形状分为两种:具有较大滚动接触面曲率的销(P1)和具有较小滚动接触面曲率的销(P2)。所述排列被形成为使得在链条前进方向上紧随组合(L1和P2)的不是组合(L2和P2)和组合(L2和P1),而是组合(L1和P2)和组合(L1和P1)中的任一组合。

    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7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135.5

    申请日:200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为了抑制动力传动链中的微振磨损,从链宽度方向(W)观察链直线区域时,链的第一销(3)的平坦部(18)在倾斜方向(D)上延伸。通过沿着倾斜方向的第一销(3)的整个高度(h)的中央位置并且与上述倾斜方向(D)正交的假想线(L1)与上述平坦部(18)交叉,从而形成交点(P0)。通过接触部(A0)并且在链行进方向(X)上延伸的假想线(L2)在交点(P0)和平坦部(18)的一端(P1)之间与平坦部(18)交叉,从而形成交点(P2)。在倾斜方向(D)上,设交点(P0)与交点(P2)的距离为h1,设交点(P2)和平坦部(18)的一端(P1)的距离为h2时,0.1·h1≤h2。

    偏心推力轴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9972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10171085.4

    申请日:2004-04-05

    Inventor: 多田诚二

    Abstract: 一种多列偏心推力轴承(c1),具有两个相互同心地相对且被一体接合的圆环状的轴向外侧部件(c2)和同心地夹装于这两个轴向外侧部件相互间的圆环状的轴向内侧部件(c3),多个滚动体(c8)被夹装在轴向外侧部件(c2)和轴向内侧部件(c3)之间。该多列偏心推力轴承(c1)具有被固定在上述轴向内侧部件(c3)或轴向外侧部件(c2)上、并且将各滚动体(c8)的可移动范围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滚动体引导部(c9)。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8710.9

    申请日:2008-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24 F16G5/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消除了节距长度和销形状的随机排列中的不适宜的排列,从而更多地降低了噪声。节距长度分为两种:具有较小节距长度的链节(L1)和具有较大节距长度的链节(L2),并且销形状分为两种:具有较大滚动接触面曲率的销(P1)和具有较小滚动接触面曲率的销(P2)。所述排列被形成为使得在链条前进方向上紧随组合(L1和P2)的不是组合(L2和P2)和组合(L2和P1),而是组合(L1和P2)和组合(L1和P1)中的任一组合。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31341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80046918.3

    申请日:2006-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将连接构件(50)插通在链条(1)的链节(2)的贯通孔(9、10)中。连接构件(50)包含第一及第二销(3、4)。第一及第二销(3、4)的与垂直于链条行进方向(X)及链条宽度方向(W)双方的垂直方向(V)有关的一对端部(14、15、27、28),由设置于对应的链节(2)的对应的贯通孔(9、10)中的支承部(38、39、40、41)支承。各所述端部(14、15、27、28)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由对应的支承部(38、39、40、41)支承的曲面部(14、15、32a、32a)。曲面部(14、15、32a、32a)包含与垂直方向(V)有关的顶部(20、22、33、33),曲面部(14、15、32a、32a)的曲率半径随着朝向顶部(20、22、33、33)而连续或者逐级增大。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31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080039244.0

    申请日:201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F16H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通过对规定链节相互间的最大相对旋转角的锁定点进行改进,提高了链节的强度。将通过与销(14)以及中间构件(15)抵接而规定最大相对旋转角的锁定点设置在链节前侧柱部(31)的前面(RP1)以及链节后侧柱部(32)的后面(RP2)、处于链节中间柱部(33)的前面(RP3)以及后面(RP4)共4处。将由链节外形部(31、32)的锁定点(RP1、RP2)规定的允许最大相对旋转角设定为比由链节中间柱部(33)的锁定点(RP3、RP4)规定的允许最大相对旋转角小。

    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31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9244.0

    申请日:2010-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F16H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动力传递链以及动力传递装置,通过对规定链节相互间的最大相对旋转角的锁定点进行改进,提高了链节的强度。将通过与销(14)以及中间构件(15)抵接而规定最大相对旋转角的锁定点设置在链节前侧柱部(31)的前面(RP1)以及链节后侧柱部(32)的后面(RP2)、处于链节中间柱部(33)的前面(RP3)以及后面(RP4)共4处。将由链节外形部(31、32)的锁定点(RP1、RP2)规定的允许最大相对旋转角设定为比由链节中间柱部(33)的锁定点(RP3、RP4)规定的允许最大相对旋转角小。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6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486.5

    申请日:2008-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8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链条和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能够通过关注最大弯曲角和最小弯曲角来消除节距长度和销形状的随机布置中的不适宜的布置,从而不仅降低噪声,还能增强耐用性。就节距长度而言,存在两种链节:具有小节距长度的链节(L1)和具有大节距长度的链节(L2);就销形状而言,存在两种销:具有大曲率滚动接触面的销(P1)和具有小曲率滚动接触面的销(P2)。对各种布置分析链节元件与相对旋转角之间的关系,并且消除具有增大的最大弯曲角的布置(例如组合(L2、P2)在链条前进方向上紧随在组合(L1、P1)之后的布置)或者具有太小的最小弯曲角的布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