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处理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流体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11727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108740.1

    申请日:2008-05-23

    Abstract: 一种流体处理单元(16)具有大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a)、小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b)以及内圆柱形部分(16c),它们一体模制而彼此形成一体。内圆柱形部分(16c)具有多个狭缝(16d),它们从内圆柱形部分(16c)的下端延伸到其上端,以在内流体容纳腔(30)和外流体容纳腔(28)之间建立一种连通,所述内流体容纳腔(30)形成在内圆柱形部分(16c)内,而外流体容纳腔(28)形成在内圆柱形部分(16c)和小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b)之间。多个狭缝(16d)设计成:当馈送到流体处理单元(16)内的液体量不大于预定量时,由于毛细作用使内流体容纳腔(30)内大部分液体进入到外流体容纳腔(28),并在馈送到流体处理单元(16)内的液体量超过预定量时,允许外流体容纳腔(28)内的液体进入内流体容纳腔。

    流体处理单元和使用该单元的流体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1172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810108740.1

    申请日:2008-05-23

    Abstract: 一种流体处理单元(16)具有大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a)、小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b)以及内圆柱形部分(16c),它们一体模制而彼此形成一体。内圆柱形部分(16c)具有多个狭缝(16d),它们从内圆柱形部分(16c)的下端延伸到其上端,以在内流体容纳腔(30)和外流体容纳腔(28)之间建立一种连通,所述内流体容纳腔(30)形成在内圆柱形部分(16c)内,而外流体容纳腔(28)形成在内圆柱形部分(16c)和小直径的外圆柱形部分(16b)之间。多个狭缝(16d)设计成:当馈送到流体处理单元(16)内的液体量不大于预定量时,由于毛细作用使内流体容纳腔(30)内大部分液体进入到外流体容纳腔(28),并在馈送到流体处理单元(16)内的液体量超过预定量时,允许外流体容纳腔(28)内的液体进入内流体容纳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