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1869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3843.2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美景
Inventor: 宫崎阳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4 , G02B15/177 , G02B23/02 , G02B25/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低倍侧也具有广表观视场、在整个变焦区域确保充分的良视距且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目镜变焦光学系统及具有该目镜变焦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目镜变焦光学系统(3)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的第3透镜组(G3),中间像(I')形成于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另外,在变倍时,第3透镜组(G3)固定于光轴上,第1透镜组(G1)及第2透镜组(G2)夹着中间像(I')而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此外,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与物体侧的透镜面相比,眼点侧的透镜面具有强的正光焦度的正的单透镜(L21);以及由正透镜(L22)和负透镜(L23)构成的正的接合透镜(CL2)。
-
公开(公告)号:CN10322186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180053843.2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美景
Inventor: 宫崎阳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4 , G02B15/177 , G02B23/02 , G02B25/001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低倍侧也具有广表观视场、在整个变焦区域确保充分的良视距且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目镜变焦光学系统及具有该目镜变焦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目镜变焦光学系统(3)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的第3透镜组(G3),中间像(I')形成于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另外,在变倍时,第3透镜组(G3)固定于光轴上,第1透镜组(G1)及第2透镜组(G2)夹着中间像(I')而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此外,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与物体侧的透镜面相比,眼点侧的透镜面具有强的正光焦度的正的单透镜(L21);以及由正透镜(L22)和负透镜(L23)构成的正的接合透镜(CL2)。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77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180051654.1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美景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论背景如何都能够确保标线片的良好的视认性的标线片单元及具备该标线片单元的光学设备。瞄准镜(50)这样的光学设备中采用的标线片单元(30),具备:反射部(32),在平板状的光学部件的任一个面形成凹部(32b),将该凹部(32b)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反射面(32c);光源(33),配置在反射部(32)的侧方,放射光;和聚光部(34),配置在光源(33)和反射部(32)之间,将来自光源(33)的光会聚、导向反射面(32c);使入射到反射面(32c)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由该反射面(32c)全反射、从反射部(32)的另一面出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771B9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180051654.1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美景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论背景如何都能够确保标线片的良好的视认性的标线片单元及具备该标线片单元的光学设备。瞄准镜(50)这样的光学设备中采用的标线片单元(30),具备:反射部(32),在平板状的光学部件的任一个面形成凹部(32b),将该凹部(32b)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反射面(32c);光源(33),配置在反射部(32)的侧方,放射光;和聚光部(34),配置在光源(33)和反射部(32)之间,将来自光源(33)的光会聚、导向反射面(32c);使入射到反射面(32c)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由该反射面(32c)全反射、从反射部(32)的另一面出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77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654.1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美景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论背景如何都能够确保标线片的良好的视认性的标线片单元及具备该标线片单元的光学设备。瞄准镜(50)这样的光学设备中采用的标线片单元(30),具备:反射部(32),在平板状的光学部件的任一个面形成凹部(32b),将该凹部(32b)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反射面(32c);光源(33),配置在反射部(32)的侧方,放射光;和聚光部(34),配置在光源(33)和反射部(32)之间,将来自光源(33)的光会聚、导向反射面(32c);使入射到反射面(32c)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由该反射面(32c)全反射、从反射部(32)的另一面出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