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795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80046006.4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在相机(1)等光学设备中的光学系统(OL)构成为,具备在进行对焦时移动的对焦组(Gf)、相比该对焦组(Gf)配置于物体侧的衍射光学元件(GD)以及相比该衍射光学元件(GD)配置于物体侧的负透镜要素(L1n)。该光学系统(OL)满足下式:0.030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3416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80059840.9

    申请日:2020-08-24

    Inventor: 籔本洋

    Abstract: 变倍光学系统(ZL(1))具有多个透镜组(G1~G7),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包含:第1对焦透镜组(G6),在进行对焦时移动;以及第2对焦透镜组(G7),相比第1对焦透镜组配置于像面侧,在进行对焦时以与第1对焦透镜组不同的轨迹移动。第1对焦透镜组(G6)和第2对焦透镜组(G7)都具有负的光焦度,且满足以下条件式:0.40

    衍射光学元件、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6156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80086437.8

    申请日:2018-12-27

    Inventor: 籔本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衍射效率的降低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眩光着色小、不影响光学性能的优秀的衍射光学元件、使用了该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用于作为光学设备的相机(1)的光学系统OL且通过具有衍射光栅而作为透镜发挥作用的衍射光学元件GD构成为,周边区域Ap中的衍射光栅的光栅高度hmax比以光轴Z为中心的中央区域Ac中的衍射光栅的光栅高度h0高。

    衍射光学元件、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衍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5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80086437.8

    申请日:2018-12-27

    Inventor: 籔本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衍射效率的降低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眩光着色小、不影响光学性能的优秀的衍射光学元件、使用了该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用于作为光学设备的相机(1)的光学系统OL且通过具有衍射光栅而作为透镜发挥作用的衍射光学元件GD构成为,周边区域Ap中的衍射光栅的光栅高度hmax比以光轴Z为中心的中央区域Ac中的衍射光栅的光栅高度h0高。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3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67587.5

    申请日:2020-08-24

    Inventor: 籔本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变倍光学系统(ZL(1))具有多个透镜组(G1~G7),在进行变倍时或进行对焦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包含:第1对焦透镜组(G6),在进行对焦时移动;以及第2对焦透镜组(G7),相比第1对焦透镜组配置于像面侧,在进行对焦时以与第1对焦透镜组不同的轨迹移动。第1对焦透镜组(G6)和第2对焦透镜组(G7)都具有负的光焦度,且满足以下条件式:0.40

    变倍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8696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80059767.5

    申请日:2020-08-24

    Inventor: 籔本洋

    Abstract: 变倍光学系统(ZL(1))具有多个透镜组(G1~G7),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包含:第1对焦透镜组(G6),在进行对焦时移动;以及第2对焦透镜组(G7),相比第1对焦透镜组配置于像面侧,在进行对焦时以与第1对焦透镜组不同的轨迹移动。第1对焦透镜组(G6)和第2对焦透镜组(G7)都具有负的光焦度,且满足以下条件式:0.4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