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056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880099560.3

    申请日:2018-12-26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变倍光学系统(ZL)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以及后续透镜组(GR),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后续透镜组(GR)具备多个在进行对焦时移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对焦透镜组。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39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780089375.1

    申请日:2017-04-05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一种变倍光学系统,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中间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中间透镜组、和后续透镜组;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倍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一中间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中间透镜组和第二中间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二中间透镜组和后续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后续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聚焦透镜组,该聚焦透镜组在执行从无限远物体到近距离物体的聚焦时移动;并且满足预定的条件表达式,由此减轻聚焦透镜组的重量。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6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780097019.4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提供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以及多个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与多个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内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多个透镜组具备物体侧对焦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个像侧对焦透镜组,物体侧对焦透镜组在进行对焦时移动,像侧对焦透镜组相比物体侧对焦透镜组配置于像侧,并在进行对焦时以与物体侧对焦透镜组不同的轨迹移动,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从而良好地抑制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像差变动以及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的像差变动。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8338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680090865.9

    申请日:2016-11-21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及后续透镜组(GR)而构成变倍光学系统(ZL),在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变化,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变化,第3透镜组(G3)与后续透镜组(GR)之间的间隔变化,后续透镜组(GR)具备在进行对焦时移动的对焦透镜组,且所述变倍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70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拍摄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3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80065786.7

    申请日:2017-10-24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本发明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G4,在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变化,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变化,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变化,在进行对焦时,第4透镜组G4移动,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由此,提供如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等: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型轻量化,无需使镜头镜筒大型化而实现高速对焦和对焦时的静音性,而且良好地抑制了从广角端状态向远焦端状态进行变倍时的像差变动以及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的像差变动。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20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9806.3

    申请日:2016-11-28

    Inventor: 町田幸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以及由至少一个透镜组构成的后续组(GR)而构成变倍光学系统,在进行变倍时,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变化,第2透镜组(G2)与后续组(GR)之间的间隔变化,后续组(GR)具备用于进行对焦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c),第1透镜组(G1)在最靠物体侧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1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20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2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9746.5

    申请日:2016-11-28

    Inventor: 町田幸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至少一个透镜组且整体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中间组(GM)、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中间侧透镜组(GRP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续侧透镜组(GRP2)以及由至少一个透镜组构成的后续组(GR)而构成变倍光学系统(ZL),中间组(GM)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的部分组:1.4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9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4940.8

    申请日:2015-12-25

    Inventor: 町田幸介

    Abstract: 变倍光学系统具有:第一透镜组(G1),配置在最靠物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负透镜组(G2),相比第一透镜组而配置在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正透镜组(G4),相比负透镜组而配置在像侧,且包括至少一个与孔径光阑一体地移动的透镜,且具有正的光焦度;及对焦组(G3),配置在负透镜组与正透镜组之间,在变倍时,第一透镜组相对于像面进行移动,第一透镜组与负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负透镜组与正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在对焦时,对焦组和配置在与对焦组的物侧对向的位置的透镜之间的间隔变化,对焦组和配置在与对焦组的像侧对向的位置的透镜之间的间隔变化,对焦组由一个透镜成分构成,正透镜组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前组、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与后组之间的间隔是在正透镜组内的空气间隔中最大的空气间隔,后组包括两个透镜成分。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292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2932.0

    申请日:2014-07-23

    Inventor: 町田幸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20 G02B13/18 G02B15/173 G02B27/646 G03B13/36

    Abstract: 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按照从物体顺序地,该系统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第四透镜组(G4),和后继透镜组(GR);变倍导致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和在第四透镜组(G4)和后继透镜组(GR)之间的间隔改变;聚焦引起第三透镜组(G3)沿着光轴移动;并且规定的条件得以满足。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一种光学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其中,通过减小聚焦透镜组的尺寸和重量,在不增加镜筒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了高速无声的AF操作,并且有利地抑制了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变倍期间像差的变化和在从无穷远物体到近距离物体的聚焦期间像差的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