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12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1431.6

    申请日:202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构成,在从无限远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第2透镜组沿光轴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相邻各透镜组的间隔变化,或者,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构成,在从无限远向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第2透镜组沿光轴从物体侧向像侧移动,相邻各透镜组的间隔变化;第3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具有极点的透镜面,光学系统满足规定的条件式,具有一个以上的具备具有极点的透镜面的正透镜,一个以上的正透镜中的至少一个满足规定的条件式。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7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80046084.0

    申请日:2021-06-08

    Inventor: 村谷真美

    Abstract: 光学系统(OL)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前组(GA)、光圈(S)以及后组(GB)构成,后组(GB)具有对焦透镜组(GF1),该对焦透镜组(GF1)配置于后组(GB)的最靠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在进行对焦时,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光学系统(OL)满足以下条件式:0.50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2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80049687.6

    申请日:2021-07-30

    Inventor: 村谷真美

    Abstract: 光学系统(OL)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前组(GA)、光圈(S)以及后组(GB)构成,后组(GB)具有第1对焦透镜组(GF1)和第2对焦透镜组(GF2),该第1对焦透镜组(GF1)配置于后组(GB)的最靠物体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该第2对焦透镜组(GF2)相比第1对焦透镜组(GF1)配置于像面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在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第1对焦透镜组(GF1)与第2对焦透镜组(GF2)分别以不同的轨迹沿着光轴向像面侧移动。

    变焦镜头系统、配备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将变焦镜头系统变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5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88530.1

    申请日:2009-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一种在电子照相机(1)中安装的变焦镜头系统(ZL)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并且也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以该顺序被布置。第二透镜组(G2)具有至少两个胶合透镜,所述至少两个胶合透镜的每一个包括在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在图像侧的负透镜。因为当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改变放大率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所以变焦镜头系统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也提供了配备该变焦镜头系统的光学设备和使用变焦镜头系统的放大率改变方法。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装置和改变变焦透镜系统的焦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847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710169513.5

    申请日:2007-11-08

    Inventor: 村谷真美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系统能够优异地校正各种像差,在组装到镜筒中时实现紧凑、轻盈和纤薄。该系统从物侧起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组成。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摄远端状态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透镜组G1从物侧起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和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组成。第二透镜组G2由三个透镜组成,所述三个透镜从物侧起依次为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和凸面朝向物侧的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三个透镜彼此不胶合地设置。满足给定的条件。

    变焦透镜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9800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104167.3

    申请日:2005-09-15

    Inventor: 村谷真美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高变焦比以及校正了各种像差的良好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起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当透镜组的位置状态从广角端态向远摄端态变化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距离变化,第四透镜组G4以具有面朝象平面的凸形变焦轨迹移动。

    成像镜头、包括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911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021802.7

    申请日:201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包括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一种光学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G1),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二透镜组(G2),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二透镜组(G2)移动,第二透镜组(G2)包括:聚焦透镜组(Gf),其执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物体的聚焦;以及,偏心透镜组(Gs),其在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的方向上可移动,由此提供光学系统,其能够建立内部聚焦和偏心透镜组,同时获得紧凑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配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光学系统的方法。

    成像镜头、配备有成像镜头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119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291037.0

    申请日:2011-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26 G02B15/177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配备有成像镜头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在单反数字照相机(1)中安装的一种成像镜头(SL)按照从物侧的次序由以下透镜组构成: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在从无穷远物体对近距离物体聚焦时,一种配置在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中的至少任何一个被向物侧移动以改变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其中各种像差被良好地校正的、在拍摄近距离物体时具有小的移动量的、尺寸减小的成像镜头。

    成像镜头、包括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9117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1802.7

    申请日:201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包括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成像镜头的方法。一种光学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G1),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二透镜组(G2),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远摄端状态(T)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第二透镜组(G2)移动,第二透镜组(G2)包括:聚焦透镜组(Gf),其执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物体的聚焦;以及,偏心透镜组(Gs),其在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的方向上可移动,由此提供光学系统,其能够建立内部聚焦和偏心透镜组,同时获得紧凑性和良好的光学性能;配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光学系统的方法。

    变焦透镜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148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104167.3

    申请日:2005-09-15

    Inventor: 村谷真美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高变焦比以及校正了各种像差的良好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从物侧起由以下四个透镜组组成: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其中当透镜组的位置状态从广角端态变为远摄端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四透镜组沿着具有面向像侧的凸出形状的变焦轨迹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