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笔
    1.
    发明公开
    电子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01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80042981.9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实现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灵活地变更侧开关功能的利用形态的电子笔。侧开关单元(3)在轴心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合部(31FT),侧开关单元(3)的另一个端部为被按压部(31BK)。将侧开关单元(3)的一个端部侧以与壳体(11)的侧面开口部(11H)的一个端部侧对接的方式斜着插入,将另一个端部侧以朝向侧面开口部(11H)的方式压下。侧开关单元(3)的卡合部(31FT)向壳体(11)卡合,被按压部(31BK)由按压机构部(70)向一个端部侧按压,从而侧开关单元(3)向壳体(11)的侧面开口部(11H)部分安装。

    触控笔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3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10326427.9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笔,在压力作用于笔尖时能避免笔尖缩入到壳体内的现象。在筒状的壳体内具备芯体部、用于检测向芯体部施加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与芯体部嵌合且具备将压力向压力检测部传递的功能的结合部、以及对结合部在壳体的轴心方向上进行按压控制的芯体部按压控制部。结合部具备:按压承受部,承受芯体部按压控制部产生的按压;推顶构件,轴心方向的一端侧与压力检测部卡合;嵌合部,与芯体部的壳体的笔尖侧的相反侧嵌合;收纳部,将推顶构件的轴心方向的一端侧的相反侧的另一端侧收纳成能够在轴心方向上移动;及弹性构件,配设于收纳部内,对推顶构件的另一端侧施力,以使推顶构件的另一端侧始终向收纳部的轴心方向的笔尖侧弹性地偏倚。

    位置指示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0102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423969.4

    申请日:2015-07-17

    Inventor: 尾形卫 长濑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位置指示器,一种能够细型化的结构的位置指示器,具备:第1电极,用于接收来自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交流信号;以及第2电极,向位置检测传感器发送交流信号。所述位置指示器具备:中心电极(5),以一端侧从形成笔形状的筒状的框体(1)的开口部向外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由构成第1电极或者第2电极中的一个的导电性部件构成;周边电极(2),以包围中心电极(5)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由构成第1电极或者第2电极中的另一个的导电性部件构成;以及筒状的屏蔽部件(6),将中心电极(5)的至少被周边电极(2)所包围的部分收纳于中空部内。屏蔽部件(6)在与中心电极(5)的至少由周边电极(2)所包围的部分对应的筒状导体的内壁面以及外壁面上形成绝缘层而构成,并且筒状导体(61)与电路部的接地端连接。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芯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6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80041361.8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提供即使将电子笔用芯体利用毛毡等在轴心方向上捆束的纤维构成也能够减轻起毛的电子笔。具备:壳体,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的笔尖侧具备开口,在内部具有中空部;笔压检测部,配设于壳体的中空部;及芯体,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具有一部分能够从壳体的笔尖侧的开口部向外部突出的前端部,轴心方向的另一端侧相对于配设于壳体的中空部的笔压检测部以能够传递向前端部施加的笔压的状态装配。芯体的前端部由在轴心方向上捆束的纤维构成,并且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入面接触的接触部形成为在轴心方向上捆束的纤维露出的状态,并且,至少前端部的成为与壳体的笔尖侧的开口部的内周壁面对向的状态的部分被比在轴心方向上捆束的纤维硬质的材料覆盖。

    位置指示器以及位置指示器的芯体

    公开(公告)号:CN10507462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480018297.2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即使是在芯体的芯体主体部的粗细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成为笔尖的前端部在使用中脱离的问题。具备检测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施加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7的位置指示器。芯体(4)由以下部分构成:前端部(44),由弹性材料构成;基座部(43),由比该前端部(44)的弹性材料硬的材料构成,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与前端部(44)结合;以及芯体主体部(41),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与该基座部(43)结合,与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粗细比基座部(43)细,由硬质的材料构成。芯体(4)以沿轴心方向能够移动的状态收纳在框体(2)内,使得前端部(44)从框体(2)的开口向外部露出,且使向前端部(44)施加的轴心方向的压力传递到在芯体主体部(41)的与基座部(43)的相反侧设置的压力检测部(7)。

    位置指示器以及位置指示器的芯体

    公开(公告)号:CN10507462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18297.2

    申请日:2014-05-20

    Abstract: 即使是在芯体的芯体主体部的粗细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成为笔尖的前端部在使用中脱离的问题。具备检测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施加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7的位置指示器。芯体(4)由以下部分构成:前端部(44),由弹性材料构成;基座部(43),由比该前端部(44)的弹性材料硬的材料构成,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与前端部(44)结合;以及芯体主体部(41),沿芯体(4)的轴心方向与该基座部(43)结合,与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粗细比基座部(43)细,由硬质的材料构成。芯体(4)以沿轴心方向能够移动的状态收纳在框体(2)内,使得前端部(44)从框体(2)的开口向外部露出,且使向前端部(44)施加的轴心方向的压力传递到在芯体主体部(41)的与基座部(43)的相反侧设置的压力检测部(7)。

    电子笔
    7.
    发明公开
    电子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34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80056041.0

    申请日:2021-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防水功能并且适合于对可折叠终端使用的电子笔。电子笔主体部(2)的第一密封构件(22)与第二密封构件(26)之间通过内侧笔身(1)相对于第一密封构件(22)和第二密封构件(26)紧贴而被密闭,在该部分实现防水功能。另外,电子笔主体部(2)和内侧笔身(1)成为一体,能够一起移动。由此,关于可折叠终端的对策也能够简单且充分地实施。

    电子笔
    8.
    发明公开
    电子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54462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8183.3

    申请日:2020-02-04

    Abstract: 提供具备对纸介质等的书写功能和作为对电子设备的位置指示器的功能这两者的功能且还具备对冲击的耐性的电子笔。铁氧体磁芯(3)在壳体(1)的内部的笔尖侧的部分相对于壳体(1)被固定。芯体(2)由含有石墨的树脂构成为棒状体。芯体(2)穿过壳体(1)的开口部(1h)而插通并安装于铁氧体磁芯(3),且具备在芯体(2)从壳体(1)拔出时发挥作用的拉拔部(2b)。芯体(2)的主体部(2c)的直径比铁氧体磁芯(3)的直径方向的厚度长。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主体部

    公开(公告)号:CN1124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716912.4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笔及电子笔用主体部,其课题在于在使用细型化后的电子笔用主体部情况下,能够以不缩减其优点的方式更加稳定地使侧开关发挥功能。在第一壳体(2)内收纳搭载有电子笔功能的电子笔用主体部(3)而构成电子笔(1)。在电子笔用主体部(3)设置有具有在该电子笔用主体部(3)的壳体即第二壳体(33)的侧面露出的操作件的侧开关部(35)。该操作件能够经由设置于第一壳体(2)的操作用开口部(2h2)而被直接地操作,使侧开关稳定地发挥功能。

    电子笔及电子笔用芯体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7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80072216.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作为具备笔压检测功能的电子笔,消除芯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具备:笔压检测部,在轴心方向的至少一方具备开口并且具备与开口连通的轴心方向的中空部的壳体的中空部内以在轴心方向上不能移动的状态设置;及芯体,具备轴心方向的一端侧与笔压检测部的嵌合部直接或间接地嵌合的轴心部和在轴心部的轴心方向的另一端侧结合且从壳体的开口向外部露出的前端部。芯体的前端部的与轴心部的结合侧以具备与壳体的开口的第一环状端面对向的第二环状端面的方式比壳体的开口大。至少芯体的前端部的第二环状端面侧或壳体的开口的第一环状端面侧具有芯体的轴心部能够在壳体的轴心方向上位移的弹性,第二环状端面和第一环状端面构成为始终抵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