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1660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80056546.0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提供能够缩短进行耐电压试验时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的避雷器。在实施方式的避雷器中,隔离机构具有导引导体及可动杆,将高压侧端子部与高压侧电极之间切换为电连接状态或切断状态。高压侧端子部的凹部形成于另一端侧。导引导体,在接地箱的内部与高压侧电极电连接,导引导体贯通孔形成为与高压侧端子部的凹部对置。可动杆被插入到导引导体贯通孔中,能够移动到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隔离机构,在要设为切断状态时,将可动杆移动到另一端侧,由此成为将可动杆与高压侧端子部之间分离的状态。

    避雷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6546.0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提供能够缩短进行耐电压试验时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的避雷器。在实施方式的避雷器中,隔离机构具有导引导体及可动杆,将高压侧端子部与高压侧电极之间切换为电连接状态或切断状态。高压侧端子部的凹部形成于另一端侧。导引导体,在接地箱的内部与高压侧电极电连接,导引导体贯通孔形成为与高压侧端子部的凹部对置。可动杆被插入到导引导体贯通孔中,能够移动到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隔离机构,在要设为切断状态时,将可动杆移动到另一端侧,由此成为将可动杆与高压侧端子部之间分离的状态。

    避雷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407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05510.2

    申请日:2011-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2

    Abstract: 避雷器具备:避雷器内部要素,积层多个非线性电阻器而构成该避雷器内部要素;筒状的绝缘容器,收容避雷器内部要素,并且在内部收容有绝缘性气体;高电压侧导体,以形成有露出至绝缘容器内的露出面的方式设置在绝缘容器的一个端部,与避雷器内部要素电连接;以及绝缘性树脂层,至少覆盖高电压侧导体的露出面与绝缘容器的内侧面的边界部。

    避雷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407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5510.2

    申请日:2011-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2

    Abstract: 避雷器具备:避雷器内部要素,积层多个非线性电阻器而构成该避雷器内部要素;筒状的绝缘容器,收容避雷器内部要素,并且在内部收容有绝缘性气体;高电压侧导体,以形成有露出至绝缘容器内的露出面的方式设置在绝缘容器的一个端部,与避雷器内部要素电连接;以及绝缘性树脂层,至少覆盖高电压侧导体的露出面与绝缘容器的内侧面的边界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