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56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6358.8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使用者实施给水作业而可以长时间生成带电微粒雾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机壳,其具有吸气口和排出口;送风风扇;静电雾化部,其生成带电微粒雾。静电雾化部是由下述部分构成:雾化电极;结露水生成单元,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向雾化电极提供结露水;散热单元,其对结露水生成单元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高电压施加单元,其对雾化电极施加高电压,对结露水进行静电雾化。雾化电极和散热单元配置在机壳内,使得通过从送风风扇供给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将带电微粒雾从排出口放出,通过空气流的残余部分冷却散热单元。

    空气净化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1967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101307.6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空气净化器具有: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机、横流风机、罩、壁部。在壳体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和排气口设置成相对于横流风机位于相反侧。壳体由前面板和后面板构成。横流风机由电机驱动,并被配置得在与空气的气流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罩包围横流风机的一部分,并具有舌部而形成吸气流和排气流。过滤器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吸气流侧。壁部将前面板与舌部连接起来。空间部由过滤器单元、前面板和壁部包围起来,形成从过滤器单元到横流风机的风路。

    空调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1232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106358.8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使用者实施给水作业而可以长时间生成带电微粒雾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机壳,其具有吸气口和排出口;送风风扇;静电雾化部,其生成带电微粒雾。静电雾化部是由下述部分构成:雾化电极;结露水生成单元,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向雾化电极提供结露水;散热单元,其对结露水生成单元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高电压施加单元,其对雾化电极施加高电压,对结露水进行静电雾化。雾化电极和散热单元配置在机壳内,使得通过从送风风扇供给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将带电微粒雾从排出口放出,通过空气流的残余部分冷却散热单元。

    空气净化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6621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307.6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空气净化器具有: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机、横流风机、罩、壁部。在壳体上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和排气口设置成相对于横流风机位于相反侧。壳体由前面板和后面板构成。横流风机由电机驱动,并被配置得在与空气的气流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罩包围横流风机的一部分,并具有舌部而形成吸气流和排气流。过滤器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吸气流侧。壁部将前面板与舌部连接起来。空间部由过滤器单元、前面板和壁部包围起来,形成从过滤器单元到横流风机的风路。

    加湿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64241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89164.6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加湿组合、送风组合、检测组合、控制组合,加湿组合包括加湿容器部、水箱部、加湿过滤网部,加湿容器部被隔板部分分隔为装着所述水箱部的接水部分和设有所述加湿过滤网部的浸泡部分,所述隔板部分中设有能将接水部分和所述浸泡部分的水连通的开口,浸泡部分设于所述送风路的同时,设有能自由地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所述浮子部;水位检测组合由有浮力的浮子部和检测所述浮子部的位置的检测部构成,送风组合运作期间,当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浮子部在设定的高度以下时,控制组合停止所述送风组合的运转,同时发出加水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止加水信号发出、停止的重复、且能提供使用舒适的加湿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