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3692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780023073.0

    申请日:2007-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725 H05B6/68 H05B6/72

    Abstract: 一种能正常地均匀加热加热室的整个内部并且按照需要实现局部集中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该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发生装置;波导管,传送来自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加热室,放置着将由微波加热的物体;旋转天线,将微波从波导管辐射到加热室中;驱动单元,旋转地驱动所述旋转天线;温度分布检测装置,检测加热室中的温度分布;和控制装置,根据温度分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来控制旋转天线的方向。控制装置控制至少一个旋转天线,以使其具有高辐射指向性的部分定向成朝向根据温度分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确定的方向上以对物体进行集中加热。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旋转天线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

    加热烹调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86820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43704.3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在受冲击或振动作用时对管状加热器产生不良影响的加热烹调器。这一加热烹调器包括:收纳食品的加热室(11);设在加热室(11)的内顶面上的管状加热器(12);设有供管状加热器(12)插入的翻边部(21B)的反射板(21);遮挡来自反射板(21)的热量的隔热板(22);和用于固定管状加热器(12)的加热器支架(24)。加热器支架(24)被固定在隔热板上,以悬挂的方式保持管状加热器固定。

    加热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344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80006296.2

    申请日:2011-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具有对流加热方式,并具有热源室(8),该热源室(8)利用形成于隔壁(15)的吸入口(16)和多个吹出口(23A、23B)而与用于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2)之间连通,在热源室内部设有:用于形成空气流的送风部(9);用于加热空气流的加热部(11);以及用于形成流路的流路形成部(30A、30B),所述流路中,由加热部(11)加热过的空气流向与隔壁(15)相对的面的方向移动,并在热源室内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巡回,然后从多个吹出口(23A、23B)中的至少一个吹出口向加热室(2)的中央吹出。

    微波加热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369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3073.0

    申请日:2007-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725 H05B6/68 H05B6/72

    Abstract: 一种能正常地均匀加热加热室的整个内部并且按照需要实现局部集中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该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发生装置;波导管,传送来自微波发生装置的微波;加热室,放置着将由微波加热的物体;旋转天线,将微波从波导管辐射到加热室中;驱动单元,旋转地驱动所述旋转天线;温度分布检测装置,检测加热室中的温度分布;和控制装置,根据温度分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来控制旋转天线的方向。控制装置控制至少一个旋转天线,以使其具有高辐射指向性的部分定向成朝向根据温度分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确定的方向上以对物体进行集中加热。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旋转天线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

    加热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940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2813.0

    申请日:20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能够确保作为加热室的必要的容积,同时减小加热装置在进深方向的尺寸并高效地进行加热。设置于加热装置的热源室(15)中的循环风扇(17A)构成为具有主板(33A)和多个叶片部(22A),各叶片部由相对于主板的平面成直角的多个翼片(21a、21b)构成,构成入口角的、最靠近循环风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翼片(21b)的面和构成出口角的、离循环风扇的旋转中心轴最远的翼片(21a)的面由不同的面构成。

    加热烹调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6820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143704.3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在受冲击或振动作用时对管状加热器产生不良影响的加热烹调器。这一加热烹调器包括:收纳食品的加热室(11);设在加热室(11)的内顶面上的管状加热器(12);设有供管状加热器(12)插入的翻边部(21B)的反射板(21);遮挡来自反射板(21)的热量的隔热板(22);和用于固定管状加热器(12)的加热器支架(24)。加热器支架(24)被固定在隔热板上,以悬挂的方式保持管状加热器固定。

    加热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9402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80022813.0

    申请日:20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能够确保作为加热室的必要的容积,同时减小加热装置在进深方向的尺寸并高效地进行加热。设置于加热装置的热源室(15)中的循环风扇(17A)构成为具有主板(33A)和多个叶片部(22A),各叶片部由相对于主板的平面成直角的多个翼片(21a、21b)构成,构成入口角的、最靠近循环风扇的旋转中心轴的翼片(21b)的面和构成出口角的、离循环风扇的旋转中心轴最远的翼片(21a)的面由不同的面构成。

    加热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344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296.2

    申请日:2011-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具有对流加热方式,并具有热源室(8),该热源室(8)利用形成于隔壁(15)的吸入口(16)和多个吹出口(23A、23B)而与用于收纳被加热物的加热室(2)之间连通,在热源室内部设有:用于形成空气流的送风部(9);用于加热空气流的加热部(11);以及用于形成流路的流路形成部(30A、30B),所述流路中,由加热部(11)加热过的空气流向与隔壁(15)相对的面的方向移动,并在热源室内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巡回,然后从多个吹出口(23A、23B)中的至少一个吹出口向加热室(2)的中央吹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