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9882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80021046.5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3/30 , F28D9/00 , F28F19/01 , Y02B30/563
Abstract: 提供小型且薄型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1)、吸入室内空气(2)的室内吸入口(3)、室内吹出口(4)、吸入室外空气(6)的室外吸入口(7)、室外吹出口(8)、安装在机体(1)内部的电动机(11)、配置在电动机(11)上的排气用叶片(9)及供气用叶片(10)、设置在排气用叶片(9)周边的排气用风扇壳体(12)、设置在供气用叶片(10)周边的供气用风扇壳体(13)、配置在排气用风扇壳体(12)及供气用风扇壳体(13)周边的多个热交换元件(16)。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621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191193.4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1/30 , F24F11/41 , F24F13/14 , F24F2012/007 , F24F2110/10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设置有阻尼器的流路切换单元实现小型化的热交换形换气装置。该热交换形换气装置具有:隔开排气流路(209)和供气流路(210)的分隔板(211);具有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承受件(213);以及供气开口(214)。另外,其还具有流路切换单元(222),该流路切换单元上设置有供气阻尼器承受件(215)、开闭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216)、开闭供气开口(214)的供气阻尼器(217)。其中,在排气阻尼器和供气阻尼器上设置有阻尼器侧折曲部(224),在排气阻尼器承受件和供气阻尼器承受件的端部附近沿着阻尼器侧折曲部设置有承受侧折曲部(223)。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91193.4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1/30 , F24F11/41 , F24F13/14 , F24F2012/007 , F24F2110/10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设置有阻尼器的流路切换单元实现小型化的热交换形换气装置。该热交换形换气装置具有:隔开排气流路(209)和供气流路(210)的分隔板(211);具有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承受件(213);以及供气开口(214)。另外,其还具有流路切换单元(222),该流路切换单元上设置有供气阻尼器承受件(215)、开闭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216)、开闭供气开口(214)的供气阻尼器(217)。其中,在排气阻尼器和供气阻尼器上设置有阻尼器侧折曲部(224),在排气阻尼器承受件和供气阻尼器承受件的端部附近沿着阻尼器侧折曲部设置有承受侧折曲部(223)。
-
公开(公告)号:CN10131704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680044567.2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设置有阻尼器的流路切换单元实现小型化的热交换形换气装置。该热交换形换气装置具有:隔开排气流路(209)和供气流路(210)的分隔板(211);具有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承受件(213);以及供气开口(214)。另外,其还具有流路切换单元(222),该流路切换单元上设置有供气阻尼器承受件(215)、开闭排气开口(212)的排气阻尼器(216)、开闭供气开口(214)的供气阻尼器(217)。其中,在排气阻尼器和供气阻尼器上设置有阻尼器侧折曲部(224),在排气阻尼器承受件和供气阻尼器承受件的端部附近沿着阻尼器侧折曲部设置有承受侧折曲部(223)。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3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414.4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B21D11/08 , F28D9/00 , F28F9/00 , Y02B30/563 , Y02P70/139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使用于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设有从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吸入口到室内吹出口的供气风道和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到室外吹出口的排气风道,其中,利用金属板构成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金属板设置具有孔眼状的折痕线的折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198825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680021046.5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3/30 , F28D9/00 , F28F19/01 , Y02B30/563
Abstract: 提供小型且薄型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1)、吸入室内空气(2)的室内吸入口(3)、室内吹出口(4)、吸入室外空气(6)的室外吸入口(7)、室外吹出口(8)、安装在机体(1)内部的电动机(11)、配置在电动机(11)上的排气用叶片(9)及供气用叶片(10)、设置在排气用叶片(9)周边的排气用风扇壳体(12)、设置在供气用叶片(10)周边的供气用风扇壳体(13)、配置在排气用风扇壳体(12)及供气用风扇壳体(13)周边的多个热交换元件(16)。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36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980114414.4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B21D11/08 , F28D9/00 , F28F9/00 , Y02B30/563 , Y02P70/139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使用于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设有从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吸入口到室内吹出口的供气风道和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到室外吹出口的排气风道,其中,利用金属板构成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金属板设置具有孔眼状的折痕线的折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3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39885.6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2012/007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具备机体、电动机、排气用风扇壳体、供气用风扇壳体、热交换元件、供气风路、排气风路,所述热交换元件配置多个而构成,供气风路中的屋外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及排气风路中的室内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配置的热交换元件的传热板的第一层叠间距比供气风路中的屋外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及排气风路中的室内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处的热交换元件的传热板的第二层叠间距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564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880009753.1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68 , F28D21/0015 , F28F3/02 , F28F21/00 , F28F2240/00 , F28F2250/102 , F28F2255/14 , F28F2255/146 , F28F227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元件,该热交换元件具有:交替地形成在设置预定间隔层叠起来的多个传热纸之间的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形成在各风道内的各个传热纸的中央部上的、进给空气和排出空气隔着传热纸对置的对置部;形成在各风道内的各个传热纸的各端部上的、进给空气和排出空气隔着传热纸正交的正交部;以及防止气流从进给空气和排出空气的流入口以外和流出口以外的部分泄漏出去的遮蔽肋,传热纸配置成在对置部上传热纸的卷绕方向与使进给空气和排出空气流通的流动方向垂直,即使在由于湿度和结构等问题而产生传热纸的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获得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345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39885.6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2012/007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具备机体、电动机、排气用风扇壳体、供气用风扇壳体、热交换元件、供气风路、排气风路,所述热交换元件配置多个而构成,供气风路中的屋外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及排气风路中的室内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配置的热交换元件的传热板的第一层叠间距比供气风路中的屋外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及排气风路中的室内吸入口之后紧邻的位置处的热交换元件的传热板的第二层叠间距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