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780073573.9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抑制使用镍含有率高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之间的开路电压的波动。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其包含正极合剂;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其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于前述非水溶剂的锂盐,前述正极合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磷酸盐,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用式(1):LixNi1‑yM1yO2(式中,0.9≤x≤1.1、0≤y≤0.7,M1为选自由Co、Mn、Fe、Ti、Al、Mg、Ca、Sr、Zn、Y、Yb、Nb、Cr、V、Zr、Mo、W、Cu、In、Sn和As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前述非水溶剂包含用式(2):F3C‑CH2‑CO‑O‑R1(式中,R1为C1‑3烷基。)表示的三氟丙酸酯。

    圆筒形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3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80012562.1

    申请日:2020-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稳定地维持电极体的外周面与外装罐的内表面的接触状态,降低内部电阻值的偏差。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圆筒形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电极体的有底圆筒形状的外装罐。负极具有负极芯体和设置于负极芯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在电极体的外周面形成负极芯体的表面露出的露出部,露出部与外装罐的内表面接触。负极合剂层包含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且破坏强度为25MPa~55MPa的石墨粒子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3573.9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抑制使用镍含有率高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之间的开路电压的波动。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其包含正极合剂;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其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于前述非水溶剂的锂盐,前述正极合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磷酸盐,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用式(1):LixNi1-yM1yO2(式中,0.9≤x≤1.1、0≤y≤0.7,M1为选自由Co、Mn、Fe、Ti、Al、Mg、Ca、Sr、Zn、Y、Yb、Nb、Cr、V、Zr、Mo、W、Cu、In、Sn和As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前述非水溶剂包含用式(2):F3C-CH2-CO-O-R1(式中,R1为C1-3烷基。)表示的三氟丙酸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