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0670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80003259.0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柿本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48 , F24D3/00 , F24D10/00 , F24D19/1018 , G05D23/1923
Abstract: 一种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取得步骤(S101),从供热源取得用于请求抑制从多个供暖装置进行的散热的散热抑制指示;散热停止步骤(S102),响应于在取得步骤中取得了散热抑制指示,使多个供暖装置的散热停止;检测步骤(S103),检测多个房间各自的室温;以及散热重新开始步骤(S104),根据在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室温,使在各个房间设置的供暖装置的散热独立地重新开始。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24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563.0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D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39 , F24D19/1024 , F24D19/1048 , F24D2200/12 , F25B7/00 , F25B30/02 , F25B41/003 , F25B2339/047 , F25B2600/112 , F25B2600/2507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61 , G05D23/1923 , G06Q50/06 , Y02A40/965 , Y02B30/743
Abstract: 一种供暖系统,具备:生热部(1),使用从电力费用低廉的第二电力系统供给的电力来生成热;蓄热部(2),蓄积由生热部生成的热;放热部(3),对蓄热部中蓄积的热进行放热;以及控制部(8),从第一电力系统接受电力供给,控制放热部(3)的放热量,并且在从电力供给源(4)取得表示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的信号时,在从接收信号开始到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停止为止的期间,使生热部(1)追加生成在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期间所需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24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80003563.0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D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39 , F24D19/1024 , F24D19/1048 , F24D2200/12 , F25B7/00 , F25B30/02 , F25B41/003 , F25B2339/047 , F25B2600/112 , F25B2600/2507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61 , G05D23/1923 , G06Q50/06 , Y02A40/965 , Y02B30/743
Abstract: 一种供暖系统,具备:生热部(1),使用从电力费用低廉的第二电力系统供给的电力来生成热;蓄热部(2),蓄积由生热部生成的热;放热部(3),对蓄热部中蓄积的热进行放热;以及控制部(8),从第一电力系统接受电力供给,控制放热部(3)的放热量,并且在从电力供给源(4)取得表示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的信号时,在从接收信号开始到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停止为止的期间,使生热部(1)追加生成在通过第二电力系统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期间所需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50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115574.6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 F28D20/003 , F28D20/021 , F28D20/025 , F28D2020/0069 , F28D2020/0078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化学储热装置(100),具有:容器(202),其收容有比重比水大且通过与水进行反应而发热的储热材料(210);热交换器(209),其设置于所述容器(202)内,在储热工序中向所述储热材料(210)供给热量,而在散热工序中从储热材料(210)吸收热量;水流路(204),其具有向下开口的开口部(203),并且为了将应与储热材料(210)进行反应的水供给于容器(202)内而在容器(202)内设置为比热交换器(209)靠下侧;以及分散板(206),其在容器(202)内设置为比热交换器(209)靠下侧且比开口部(203)靠上侧,并且,具有用于将供给于容器(202)内的水自下而上引导的多个通孔(205)。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64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4397.X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1/0228 , F24D3/082 , F28D2020/0078 , F28D2020/0082 , Y02B10/70 , Y02B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给热水系统(200),其包括:储存供暖用的热水的第一箱(5);储存需要供给于热水龙头(3)的热水的第二箱(6);将第一箱(5)中的热水供给于供暖装置(4)的供暖循环路径(51);第一路径(53),其包括包围第二箱(6)在第一箱(5)内露出的部分的第一传热部(10a),并连接第一箱(5)和供暖循环路径(51)的去路部分,以能够将第一箱(5)的热水经由第一传热部(10a)供给于供暖装置(4);第二路径(55),其包括沿第一传热部(10a)配置的第二传热部(11a),通过使第二箱(6)中的热水在第二传热部(11a)中流通而使第二箱(6)中的热水与第一传热部(10a)中流通的热水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6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7916.3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 F24F1/32 , F24F11/89 , F25B13/00 , F25B2313/005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34
Abstract: 在本公开的连接单元(103)中,多个第1切换构件(112a~112c)、多个第2切换构件(113a~113c)、第1开闭阀(119)、第2开闭阀(116、116t)、第3开闭阀(118)、第4开闭阀(117)、及第1膨胀阀(131)构成为获取以下的状态A及状态B。状态A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多个室内单元(102)并联地流动的状态。状态B是从室外单元(101)供给的冷媒向第1室内单元群(102H)与第2室内单元群(102L)串联地流动的状态。由此,能以高COP运行空调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643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880114397.X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1/0228 , F24D3/082 , F28D2020/0078 , F28D2020/0082 , Y02B10/70 , Y02B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给热水系统(200),其包括:储存供暖用的热水的第一箱(5);储存需要供给于热水龙头(3)的热水的第二箱(6);将第一箱(5)中的热水供给于供暖装置(4)的供暖循环路径(51);第一路径(53),其包括包围第二箱(6)在第一箱(5)内露出的部分的第一传热部(10a),并连接第一箱(5)和供暖循环路径(51)的去路部分,以能够将第一箱(5)的热水经由第一传热部(10a)供给于供暖装置(4);第二路径(55),其包括沿第一传热部(10a)配置的第二传热部(11a),通过使第二箱(6)中的热水在第二传热部(11a)中流通而使第二箱(6)中的热水与第一传热部(10a)中流通的热水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50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574.6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 F28D20/003 , F28D20/021 , F28D20/025 , F28D2020/0069 , F28D2020/0078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化学储热装置(100),具有:容器(202),其收容有比重比水大且通过与水进行反应而发热的储热材料(210);热交换器(209),其设置于所述容器(202)内,在储热工序中向所述储热材料(210)供给热量,而在散热工序中从储热材料(210)吸收热量;水流路(204),其具有向下开口的开口部(203),并且为了将应与储热材料(210)进行反应的水供给于容器(202)内而在容器(202)内设置为比热交换器(209)靠下侧;以及分散板(206),其在容器(202)内设置为比热交换器(209)靠下侧且比开口部(203)靠上侧,并且,具有用于将供给于容器(202)内的水自下而上引导的多个通孔(20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