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

    公开(公告)号:CN10152948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680056201.7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185 H04M1/0214 H04M1/0266

    Abstract: 各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其中,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冲击传递到显示装置的端面的可能性也很小。容纳部(30)设置在包括移动电话的电子设备的壳体(11)中,具有凹陷部的突出部(36)设置在容纳部(30)的内壁(31)与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框架主体(33)之间。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11),来自内壁(31)的冲击也被突出部(36)、特别是凹陷部、缓冲或吸收,从而保护显示装置(40)免受冲击。

    便携式终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266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20322.5

    申请日:2008-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22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即使当掉落等冲击作用在第二转动元件的接合部上时,也能防止接合部和固定第二转动元件的锁定销破损。设置有第二接合部(46)的磁体(63)的第二容纳部(56)通过磁力吸引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接合销(45)。这使接合销(45)从第一壳体(11)的表面(11A)突出,以使第二壳体(12)围绕第二转动轴(32)转动,结果第二突出部(52)容纳在第二容纳部(56)中以锁定接合销(45)。此外,第二突出部(52)适于能够围绕第一突出部(51)的轴线转动。这意味着如果在诸如接合销(45)未足够突出和第二突出部(52)未处于预定位置的未充分接合条件下作用有使第二壳体(12)相对于第一壳体(11)运动的外力时,接合销(45)也能从第二接合部(46)中出来,结果,可以防止接合销(45)、第二壳体(12)中的第二接合部(46)周围的部分等发生破损。

    便携式终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2665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80020322.5

    申请日:2008-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22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即使当掉落等冲击作用在第二转动元件的接合部上时,也能防止接合部和固定第二转动元件的锁定销破损。设置有第二接合部(46)的磁体(63)的第二容纳部(56)通过磁力吸引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接合销(45)。这使接合销(45)从第一壳体(11)的表面(11A)突出,以使第二壳体(12)围绕第二转动轴(32)转动,结果第二突出部(52)容纳在第二容纳部(56)中以锁定接合销(45)。此外,第二突出部(52)适于能够围绕第一突出部(51)的轴线转动。这意味着如果在诸如接合销(45)未足够突出和第二突出部(52)未处于预定位置的未充分接合条件下作用有使第二壳体(12)相对于第一壳体(11)运动的外力时,接合销(45)也能从第二接合部(46)中出来,结果,可以防止接合销(45)、第二壳体(12)中的第二接合部(46)周围的部分等发生破损。

    折叠转动式便携终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550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969.X

    申请日:2005-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236 H04M1/021 H04M1/0229 H04M1/0264

    Abstract: 在折叠转动式便携终端装置中包括:至少具有进行信息显示的显示部(3)以及一个以上侧面键(9a)和(9b)的第一壳体(1),至少具有照相机部以及一个以上侧面键(7a)和(7b)的第二壳体(2),并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在开闭方向和正交方向转动的至少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铰接部连接。当第一壳体(1)以铰接部的转动轴为基准转动180度,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彼此打开的开启状态到第一壳体(1)的所述显示部(3)朝外侧叠合的折叠状态时,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互不相同的侧面设置的侧面键(7a)、(7b)、(9a)和(9b)位于同一侧,因而,即使在折叠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操作各种功能。

    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

    公开(公告)号:CN1028830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2502.5

    申请日:2006-10-24

    Abstract: 各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其中,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冲击传递到显示装置的端面的可能性也很小。容纳部(30)设置在包括移动电话的电子设备的壳体(11)中,具有凹陷部的突出部(36)设置在容纳部(30)的内壁(31)与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框架主体(33)之间。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11),来自内壁(31)的冲击也被突出部(36)、特别是凹陷部、缓冲或吸收,从而保护显示装置(40)免受冲击。

    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

    公开(公告)号:CN10152948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80056201.7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185 H04M1/0214 H04M1/0266

    Abstract: 各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电话,其中,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冲击传递到显示装置的端面的可能性也很小。容纳部(30)设置在包括移动电话的电子设备的壳体(11)中,具有凹陷部的突出部(36)设置在容纳部(30)的内壁(31)与用于支撑显示装置的框架主体(33)之间。即使因掉落等引起的冲击施加到壳体(11),来自内壁(31)的冲击也被突出部(36)、特别是凹陷部、缓冲或吸收,从而保护显示装置(40)免受冲击。

    便携终端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57308U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20411044.X

    申请日:2012-08-17

    Abstract: 一种便携终端,能够切实地将覆盖电池容纳部的电池盖固定于框体,并且容易装卸该电池盖。便携终端(10)包括框体(11)、设置于框体(11)的电池容纳部(15)、覆盖电池容纳部(15)的电池盖(17)、以及与电池盖(17)连接的筒部(21)。电池盖(17)形成为,通过沿着与框体(11)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能够在框体(11)上装卸。筒部(21)形成为,在位于安装完成位置(P1)时,容纳壳体(12)的一部分(12E)及盖(13)的一部分(13C)。该筒部(21)设置于电池盖(17)的移动方向近前侧的端部(17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