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729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26386.2

    申请日:2012-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426 F24F1/0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包括在吹出口附近设置为能够转动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的转动轴被固定在定位置,第二叶片的转动轴通过间隔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接近或离开第一叶片的方式移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通过角度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各自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根据接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相对于当前位置处于开方向和闭方向中的哪一方向,决定角度调整用驱动源和间隔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顺序。

    空调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771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16931.X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中,上下变更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具有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吹出口的附近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通过角度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各自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第二叶片移动至与第一叶片并列的并列位置和与第一叶片串列连结的串列位置,在空气调节运转时,使第二叶片从并列位置向串列位置移动时,使间隔调整用驱动源驱动设想的第二叶片移动到串列位置的量之后,进一步使角度调整用驱动源和间隔调整用驱动源中的至少一个向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接触的方向驱动。

    空气调节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449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1726.8

    申请日:2014-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抑制供冷运转时的吹出口附近的结露的发生的结构的可靠性高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配置于对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将其从吹出口吹出的风扇的下游,将空气向吹出口引导的后引导件(7);与后引导件相对配置的稳定器(11);对沿着后引导件流过来的空气流的方向进行控制的第一叶片(8a);和对沿着稳定器流过来的空气流的方向进行控制的第二叶片(8b、80b),在后引导件与第一叶片之间、和/或稳定器与第二叶片之间设置有具备隔热间隙的轴承部。

    空气调节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17700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080007393.9

    申请日:2010-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1/30 F24F11/79 F24F2001/0048

    Abstract: 在室内机设置: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a,2b);对从吸入口(2a,2b)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6);用于吹出由热交换器(6)热交换过的空气的吹出口(10);设置于吹出口(10)并变更被吹出的空气的朝向的风向变更叶片(12);和用于识别空调空间内的状态的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根据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识别的空调空间的状态来控制风向变更叶片(12),进行空调运行。另外,将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配置于风向变更叶片(12)的背面一侧或可动前面面板(4)和风向变更叶片(12)的背面一侧。

    空气调节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9449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051726.8

    申请日:2014-02-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抑制供冷运转时的吹出口附近的结露的发生的结构的可靠性高的空气调节机,包括:配置于对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将其从吹出口吹出的风扇的下游,将空气向吹出口引导的后引导件(7);与后引导件相对配置的稳定器(11);对沿着后引导件流过来的空气流的方向进行控制的第一叶片(8a);和对沿着稳定器流过来的空气流的方向进行控制的第二叶片(8b、80b),在后引导件与第一叶片之间、和/或稳定器与第二叶片之间设置有具备隔热间隙的轴承部。

    空气调节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3897.5

    申请日:2012-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13/14 F24F1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上下改变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包括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吹出口附近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二叶片能够移动到与第一叶片并列排列的并列位置和与第一叶片直列连结的直列位置,在空气调节运转时,第二叶片移动至直列位置时,上下风向变更叶片的长度成为最大。由此,用较少的零件数就能够使上下风向变更叶片的长度在外观上较长,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空气整流效果。

    空调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729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6386.2

    申请日:2012-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426 F24F1/0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改变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包括在吹出口附近设置为能够转动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的转动轴被固定在定位置,第二叶片的转动轴通过间隔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接近或离开第一叶片的方式移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通过角度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各自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根据接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相对于当前位置处于开方向和闭方向中的哪一方向,决定角度调整用驱动源和间隔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顺序。

    空调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7715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80016931.X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中,上下变更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具有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吹出口的附近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通过角度调整用驱动源的驱动,以各自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第二叶片移动至与第一叶片并列的并列位置和与第一叶片串列连结的串列位置,在空气调节运转时,使第二叶片从并列位置向串列位置移动时,使间隔调整用驱动源驱动设想的第二叶片移动到串列位置的量之后,进一步使角度调整用驱动源和间隔调整用驱动源中的至少一个向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接触的方向驱动。

    空气调节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1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3897.5

    申请日:2012-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13/14 F24F1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上下改变从室内机的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包括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吹出口附近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二叶片能够移动到与第一叶片并列排列的并列位置和与第一叶片直列连结的直列位置,在空气调节运转时,第二叶片移动至直列位置时,上下风向变更叶片的长度成为最大。由此,用较少的零件数就能够使上下风向变更叶片的长度在外观上较长,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空气整流效果。

    空气调节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7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7393.9

    申请日:2010-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F24F11/30 F24F11/79 F24F2001/0048

    Abstract: 在室内机设置: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a,2b);对从吸入口(2a,2b)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6);用于吹出由热交换器(6)热交换过的空气的吹出口(10);设置于吹出口(10)并变更被吹出的空气的朝向的风向变更叶片(12);和用于识别空调空间内的状态的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根据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识别的空调空间的状态来控制风向变更叶片(12),进行空调运行。另外,将空调空间识别装置(30)配置于风向变更叶片(12)的背面一侧或可动前面面板(4)和风向变更叶片(12)的背面一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