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6318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10392876.1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能够防止因对表面材料(200)的表面进行加热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并且不使用模具,即使形状或尺寸不同也能够进行制造。面状采暖器具有:表面材料(200),其构成面状采暖器的表面;加热单元(400),其具有加热线(420)和对加热线(420)发出的热进行扩散而传递到表面材料(200)的均热板(410);以及隔热板(500),其抑制从加热单元(400)放出的热传递到所述面状采暖器的背面侧。这里,均热板(410)具有:金属板(411);以及配置在金属板(411)的两面各自上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1粘接层(412a)和第2粘接层(412b)。

    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9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369685.8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面状采暖器具备:底面部件(150);隔热板(140),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121),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132),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表面部件(110),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5218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010586781.9

    申请日:2010-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其不使用模具就能生产面状采暖器,而且能够对应形状、尺寸不同的面状采暖器。面状采暖器(100)包括表面部件(200)、在均热板(410)配设加热线(420)而成的加热单元(400)和隔热板(500),所述均热板包括以粘接树脂(412)涂覆过的金属板(411),在该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721)使金属板(411)发热来使粘接树脂(412)熔融,并通过用按压构件(730)按压来进行粘接。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粘接树脂(412)熔融,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粘接作业,并且能够抑制向面状采暖器的外部无谓地散热,因此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节能化。

    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7302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076382.2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装置:不使用模具就能够进行面状采暖器的粘接加工,而且,能够对应形状和尺寸不同的面状采暖器。在加热工序中,一边使工件(110)移动一边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721)使铝板(411)发热,该工件(110)是重叠加热单元(400)和板状部件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单元(400)通过在包含铝板(411)的均热板(410)配设加热线(420)而构成。此时,通过使用多个(例如2个)加热线圈(722a、722b),由此,能够使热熔融型的粘接剂稳定地熔融,所以,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节能化。

    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95218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6781.9

    申请日:2010-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其不使用模具就能生产面状采暖器,而且能够对应形状、尺寸不同的面状采暖器。面状采暖器(100)包括表面部件(200)、在均热板(410)配设加热线(420)而成的加热单元(400)和隔热板(500),所述均热板包括以粘接树脂(412)涂覆过的金属板(411),在该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721)使金属板(411)发热来使粘接树脂(412)熔融,并通过用按压构件(730)按压来进行粘接。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粘接树脂(412)熔融,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粘接作业,并且能够抑制向面状采暖器的外部无谓地散热,因此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节能化。

    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63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110392876.1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能够防止因对表面材料(200)的表面进行加热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并且不使用模具,即使形状或尺寸不同也能够进行制造。面状采暖器具有:表面材料(200),其构成面状采暖器的表面;加热单元(400),其具有加热线(420)和对加热线(420)发出的热进行扩散而传递到表面材料(200)的均热板(410);以及隔热板(500),其抑制从加热单元(400)放出的热传递到所述面状采暖器的背面侧。这里,均热板(410)具有:金属板(411);以及配置在金属板(411)的两面各自上的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第1粘接层(412a)和第2粘接层(412b)。

    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730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072529.0

    申请日:2011-03-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和面状采暖器的制造装置:不使用模具就能够进行面状采暖器的粘接加工,而且,能够对应形状和尺寸不同的面状采暖器。在加热工序中,一边使工件(110)移动一边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721)使铝板(411)发热,该工件(110)是重叠加热单元(400)和板状部件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单元(400)通过在包含铝板(411)的均热板(410)配设加热线(420)而构成。然后,通过辊单元(735)或(733),一边使加热后的工件(110)移动,一边利用矩形状的按压面对该工件(110)的两面进行按压,由此能够良好地粘接板状部件。

    面状采暖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536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074830.9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状采暖器,其具有背面部件、隔热片、均热片(120)、配设于隔热片与均热片(120)之间的加热线(132)和正面部件。并且,面状采暖器具有如下结构:均热片(120)以设有间隙(123)的方式配设有多个片材(120a、120b),加热线(132)配设成蜿蜒形状,加热线(132)的直线部(134)以与均热片(120)的间隙(123)正交的方式进行了配设。由此,能够防止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曲强度的降低,抑制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折和留有折痕的情况,实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外观品质的面状采暖器。

    面状采暖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536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074830.9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状采暖器,其具有背面部件、隔热片、均热片(120)、配设于隔热片与均热片(120)之间的加热线(132)和正面部件。并且,面状采暖器具有如下结构:均热片(120)以设有间隙(123)的方式配设有多个片材(120a、120b),加热线(132)配设成蜿蜒形状,加热线(132)的直线部(134)以与均热片(120)的间隙(123)正交的方式进行了配设。由此,能够防止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曲强度的降低,抑制间隙(123)的部分处的弯折和留有折痕的情况,实现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外观品质的面状采暖器。

    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369685.8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面状采暖器具备:底面部件(150);隔热板(140),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121),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132),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表面部件(110),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