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2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061990.2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熔融成形时的熔融粘度降低而不使成型品的强度降低的纤维复合树脂组合物。对于纤维复合树脂组合物,不进行以纤维状填料(2)的解纤处理、改性处理为目的的基于湿式分散的前处理,而是与主剂树脂(1)、分散剂等一同进行熔融混炼处理。由此,从纤维状填料(2)的纤维长度方向的端部推进解纤,此时,同时投入的用于提高疏水性的分散剂成分更选择性地吸附于经解纤而使表面积扩大的端部的解纤部(3)。其结果,与非解纤部(4)相比解纤部(3)的疏水化得以促进,可形成纤维状填料(2)的纤维长度方向的疏水性差异。由此,即使在大量添加纤维状填料(2)的情况下,也可降低熔融成形时的熔融粘度而不使成型部件的强度降低。
-
-
公开(公告)号:CN1103036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135579.5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械强度高的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该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是对包含纤维状填料和热塑性树脂的原材料进行混炼,制造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其具备:相对于中心轴旋转的第一旋转体;与第一旋转体平行配置,相对于中心轴旋转从而与第一旋转体成对构成混炼原材料的混炼部的第二旋转体;控制第一旋转体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控制部;控制第二旋转体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控制部;将隔着第一旋转体的中心轴而与混炼部对置的位置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部;和将隔着第二旋转体的中心轴而与所述混炼部对置的位置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857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10771275.8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复合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强度高,且在着色成期望颜色方面没有问题的程度上抑制树脂着色的纤维素复合树脂。本发明的纤维素复合树脂包含主剂树脂、纤维素纤维、分散剂、含橡胶的聚合物,纤维素纤维中的α纤维素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且小于80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322644.7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实现具备高耐冲击性及高弹性模量的复合树脂成形体。一种成形品,其由成形机成形、并由含有主剂树脂(1)和纤维状填料(2)的复合树脂形成。复合树脂中的纤维状填料(2)在该纤维状填料(2)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弯曲,其弯曲角度为90度以上。纤维状填料(2)的最细的纤维直径可以为最粗的纤维直径的1/500以上且2/3以下。纤维状填料(2)可以形成纤维长度方向的端部进行了解纤的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5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061990.2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熔融成形时的熔融粘度降低而不使成型品的强度降低的纤维复合树脂组合物。对于纤维复合树脂组合物,不进行以纤维状填料(2)的解纤处理、改性处理为目的的基于湿式分散的前处理,而是与主剂树脂(1)、分散剂等一同进行熔融混炼处理。由此,从纤维状填料(2)的纤维长度方向的端部推进解纤,此时,同时投入的用于提高疏水性的分散剂成分更选择性地吸附于经解纤而使表面积扩大的端部的解纤部(3)。其结果,与非解纤部(4)相比解纤部(3)的疏水化得以促进,可形成纤维状填料(2)的纤维长度方向的疏水性差异。由此,即使在大量添加纤维状填料(2)的情况下,也可降低熔融成形时的熔融粘度而不使成型部件的强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036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135579.5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械强度高的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该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是对包含纤维状填料和热塑性树脂的原材料进行混炼,制造复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其具备:相对于中心轴旋转的第一旋转体;与第一旋转体平行配置,相对于中心轴旋转从而与第一旋转体成对构成混炼原材料的混炼部的第二旋转体;控制第一旋转体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控制部;控制第二旋转体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控制部;将隔着第一旋转体的中心轴而与混炼部对置的位置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部;和将隔着第二旋转体的中心轴而与所述混炼部对置的位置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