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0795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680000316.4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备:第1绝缘体(4),其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发光体(2),其介于第1绝缘体之间;第2绝缘体(5),其作为第1绝缘体和该发光体的基台;电极(6),其一部分与第1绝缘体相对或者配置第1绝缘体上;其他电极(10),其与第2绝缘体接触,且使第2绝缘体介于到该电极之间;和透光性基板(8),其在一部分中隔着第1绝缘体,且在其他一部分中隔着该发光体,与第2绝缘体相面对,在包含第1绝缘体、第2绝缘体、该发光体和该透光性基板的剖面中,延伸设置第1绝缘体到与该透光性基板接触时,由第1绝缘体、第2绝缘体和该透光性基板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和该发光体所占的面积的关系被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577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03804380.7
申请日:2003-08-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 C09K11/595 , C09K11/7734 , C09K11/7787 , H05B33/10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包含:包括具有空隙的绝缘体和无机荧光材料颗粒的多孔发光体;以及至少两个与发光体表面接触的电极。向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施加电压,以产生放电,并且通过放电激发发光体,以使其发光。由此制得的发光元件减少了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可靠性的降低,并且不需要辉光放电所需的真空密封和高电压,也不需要使用更高级的薄膜技术。通过以矩阵形式两维排列这些发光元件,可以低成本地提供具有简单结构的平板显示器。
-
公开(公告)号:CN1969361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80000316.4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备:第1绝缘体(4),其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发光体(2),其介于第1绝缘体之间;第2绝缘体(5),其作为第1绝缘体和该发光体的基台;电极(6),其一部分与第1绝缘体相对或者配置第1绝缘体上;其他电极(10),其与第2绝缘体接触,且使第2绝缘体介于到该电极之间;和透光性基板(8),其在一部分中隔着第1绝缘体,且在其他一部分中隔着该发光体,与第2绝缘体相面对,在包含第1绝缘体、第2绝缘体、该发光体和该透光性基板的剖面中,延伸设置第1绝缘体到与该透光性基板接触时,由第1绝缘体、第2绝缘体和该透光性基板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和该发光体所占的面积的关系被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44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03988.X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显示装置用荧光体粒子(17),是由荧光体材料构成的发光显示装置用荧光体粒子,荧光体材料含有在Al、Mg、Ca、Ba、Sr和Y之中至少1个元素(18)。从荧光体粒子表面(17s)至深度为20nm为止的范围内(17a),有Al、Mg、Ca、Ba、Sr和Y之中至少1个元素(18)在深度方向的浓度分布的极大值。
-
公开(公告)号:CN1640202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804380.7
申请日:2003-08-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 C09K11/595 , C09K11/7734 , C09K11/7787 , H05B33/10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包含:包括具有空隙的绝缘体和无机荧光材料颗粒的多孔发光体;以及至少两个与发光体表面接触的电极。向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施加电压,以产生放电,并且通过放电激发发光体,以使其发光。由此制得的发光元件减少了发光材料的亮度和可靠性的降低,并且不需要辉光放电所需的真空密封和高电压,也不需要使用更高级的薄膜技术。通过以矩阵形式两维排列这些发光元件,可以低成本地提供具有简单结构的平板显示器。
-
-
-
-